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核心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核心技术

苏梦琪

身份证号:370502199305242014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建筑施工项目逐渐扩大规模。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就是生存的关键。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需要注重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监督措施,保证每一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核心技术

引言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内容,施工技术的选择尤为关键,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和强度,决定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对该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涉及的模板结构、钢筋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的探究,以此保障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建设高品质的建筑,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1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核心技术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因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气候、环境、地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建筑工程单位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有着稳定性低、承载力差等缺点,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给予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足够的重视,运用混凝土灌浇、排水固结等手段,尽量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

1.2模板施工技术

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施工需要应用到模板施工技术,模板安装的质量影响着后续主体结构施工的精准度。因此,为了确保模板安装施工的质量,必须合理选择模板材料,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模板尺寸、厚度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模板的精准安装,避免因模板自身原因导致的模板安装质量不达标。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除确保模板尺寸、厚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外,还应保障模板表面的清洁度、平整度,防止因模板自身问题影响后续施工质量。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做好模板的固定工作,为防止模板出现移位或晃动等问题,应重点控制模板结构连接处的严密性,避免后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渗漏情况。

1.3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为了使建筑工程更具稳定性,强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施工期间,要妥善应用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该技术有着重要作用,其应用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更具抗震性以及稳定性。所以对于有关人员来说,地基勘察过程中需要整体性、系统性勘察实际工程,凭借计算、模拟以及分析等明确土方工程的建筑施工需求,若和施工建设要求不相符合,则需要科学应用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1.4钢筋绑扎

进行钢筋绑扎作业之前,需提前将绑扎区域内清理干净,而后测量放线出结构梁、结构柱、预留洞口的施工线。项目中的钢筋全部在施工现场设置的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合理偏差、钢筋的规格、钢筋的数量、钢筋的品种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得低于300mm;HRB400mm钢筋的末端可以使用机械锚固方式进行连接。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需满足上表中要求,钢筋保护的厚度不得小于钢筋的直径;结构梁、侧壁、板体部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为10mm,结构梁柱的箍筋与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为15mm;如基础设置有垫层,那么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50mm,如基础设置无垫层,则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70mm。对于设计图纸有额外要求的,应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现场监理人员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1.5砌筑工程施工技术

砌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可大致概括如下:其一,找平。在开始砌筑之前,工作人员需要确定基础防潮层,明确各层标高,运用细石混凝土或是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工作。其二,防线。工作人员按照施工图纸上显示的墙体尺寸与龙门板上注明的轴线,使用墨线于基础顶面之上将墙的宽度线、轴线与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弹出。其三,摆砖。工作人员在放线后,可于基面上摆放干砖,并核查砖块摆放长度和放线长度的一致性。其四,立皮数杆。工作人员可借助皮杆数检测砖缝的厚度及过梁等部位的标高。其五,挂线。工作人员可运用双面或是单面挂线的方式,让砌体保持平整与垂直的状态。其六,砌砖。在摆放砖块的位置上,工作人员使用“三一”砌砖法完成砌筑工作。其七,勾缝。工作人员使用灰浆等施工材料对墙面进行清理与修正,从而保证墙面的平整性。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2.1做好技术管理

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施工团队应充分了解施工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以此对各环节的施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同时,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管理人员应围绕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所需的各项施工技术,并能够在实际的施工中合理应用各项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与施工质量。

2.2强化物料及机械设备管理

尽管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建筑材料具有复杂性,但是为了能够使建筑项目的顺利展开获得确保,进场后需要科学管理施工材料。为了能够提高物料管理工作有效性,需要及时制定物料管理目标,且在存储物料的过程中需要从物料特性出发展开分类存储,并将防火防潮等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需要科学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充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并且从施工原料用量、施工进度等出发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以及有序进行,减少原料浪费。此外建筑项目当中,机械设备极为关键,施工期间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此外为了能够使机械设备的价值和作用获得充分展现,需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筑并维护机械设备,以便发现问题时可以妥善处理,科学保养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不仅如此还需要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其可以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

2.3从多角度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首要任务是确保安全。安全管理应基于项目的总体状况和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定制化的改进和增强。大兴国际机场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高风险工作,如高空作业、大型设备操作等。施工现场管理需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目前,该项目已竣工交付,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项目中应用的施工技术具备良好的技术可行性。此次研究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延峰,张腾飞,侯科,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业,2021(1):175-176.

[2]沈午卫.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1(19):16-17.

[3]李长超.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探讨研究[J].电脑校园,2020(1):645-646.

[4]冉津津.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2,4(5):152-153.

[5]粟光明.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2(23):171-173.

[6]庄勃.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技术研究,2021,4(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