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

王艳

身份证号:612324199202167022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市场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控制成本保障企业利润,工程招投标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需要在竞争中掌握科学的招标技巧和招标策略,保才能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立足建筑工程招标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造价控制

引言

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防止造成较大的成本风险,以保障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外部环境因素、技术工艺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都有可能对造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大了造价控制的难度,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以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不同项目的造价控制方法有差异性,应了解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点,对控制措施进行创新与改进。

1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重要性

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案,可以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建筑工程的各个工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确定每一个重点环节的成本造价状况,可以提高工序紧凑性,保障项目有条不紊的实施,这也是降低项目风险的关键措施。采取分阶段项目核算的方式,能够对各项规定和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节约建筑工程的整体开支,同时也可以对质量状况实施管控。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尤其是在施工中的成本投入占据很大比例,企业需要严格管控资金的投入量,以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在未来竞争中保持活力。为此,应构建工程造价咨询管理体系,强化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管控。

2建筑工程中招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招标文件编制不合理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阶段,招标文件的编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旦文件编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不但会大幅度降低工程招投标时期的工程造价控制质量及效率,而且还为会后续施工作业时的造价控制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工作人员在编制招标文件时需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合同、施工设备、施工建材及项目实际情况等内容来进行编制。但就某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现状来看,工作人员极少考量工程实际需求,导致其中存在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文件结果的真实性、权威性,这样一来,不仅会为后续施工带来诸多难题,而且还会阻碍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

2.2投标决策风险大

目前,部分企业在参与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未能够建立起风险防控意识,项目招标行为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自身陷入经济风险中。一些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标前,没有充分了解项目,便盲目进行招标。同时,企业在后续决策环节也没有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企业制定的制度,缺乏流程和规范约束。从理论层面分析,工程项目招标中,企业需要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并建立起更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详细分析工程项目招标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将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但实际来看,更多企业在项目招标中,风险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其中,招标企业不能系统化地把握国家政策以及技术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不能针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盈利水平等进行考量,风险量化分析不足,加剧后续风险隐患。

2.3招标控制价编著水平薄弱

招标控制价作为建筑工程招标时项目的预期最高价格,其主要用来控制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成本,限定投标价是一个关键依据,因此招标控制价编制需得到相关企业的密切关注。通常情况下,业主单位皆委托造价咨询单位来进行招标控制价编制,但部分咨询单位存在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严重忽视编制质量的情况,造成招标控制价编制时常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3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方法

3.1加强招标方案的编制

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中,在具体施工方案的编制上也应格外注意,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为此,在招标控制价定价阶段,建设单位必须梳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根据建筑施工特点,以消除对招标控制价带来较大的波动影响。为了准确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并确定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编制人员必须及时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不仅要熟悉前期的招标设计图纸,而且要实地考察现场情况,熟悉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工艺流程、施工技术等,根据施工需要并结合相似工程的招标案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施工技术,合理控制工程量的大小,尽量保证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此外,招标控制价编制人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交流,如发现设计图纸、技术应用等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情况,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规避招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2加强招标风险防控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通过建立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针对工程项目的招标规范和约束,将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控制到最低。企业在进行招标风险防控中,应当着重分析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和市场经济环境。在完成以上分析后,提炼出重要数据信息,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招标目标的风险预警制度。同样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预警信号,针对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工作进行辅助指导,提高风险辨别能力,并及时针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处理,提前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另外,为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企业需要建立起内部数据信息互动机制,通过制度连接起参与项目招标的各个部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整理彼此的观点和认知,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将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3.3提高招标管理人员的水平

招标控制价的核算准确与否和招标管理工作质量息息相关,招标管理人员必须严谨认真,做好招标控制价核算的自检自查工作,及时查找并弥补工作中的疏漏,提高招标控制价核算的准确性。为此,招标管理人员首先应自觉检查招标文件编制的准确性,包括项目特征描述的正确性、设计图纸的完整性、项目设计规范和施工组织要求的合理性等,确保招标控制价编制依据准确无误。其次,招标管理人员应检查计价规范的合理性,招标控制价在计价过程中是否遵循了编制和复核的双重规范要求,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是否存在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未进行计价的情况,同时,结合建材市场的价格波动规律,针对建筑过程中常用建材如混凝土、钢筋、砌块等核算单价是否合理;此外,在自检自查控制价格时,应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从前至后依次核算综合单价,检查不同项目对应单价是否正确、单价的数值和单位是否有误,尤其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单价核算,要在分析总结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实效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计价范围,避免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招标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前期环节的重点。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严峻,带来了更大挑战。工程招标中,企业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与评估,计算招标成功的可能性。在工程项目招标报价阶段,企业合理应用报价技巧,提高中标率,保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静科.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的重难点分析及利弊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6):68-69.

[2]田科婷.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及技巧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2(8):114-116.

[3]庞彩珍.建筑工程投标的策略与报价技巧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