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王国兵

身份证号码:142202199408072110

摘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全面开展,基本建设主题活动的开发、设计与维护进入了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多规合一”工作,中国基本完成了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规划、主体功能区总体规划、五年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统一,克服了城乡规划与主体功能区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探索建立和谐全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和体系。乡镇作为连接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的主要桥梁,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维护的重要阶段之一。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镇领土空间;项目

1空间规划有多种类型和数量

中国的乡镇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受乡镇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乡镇地区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乡镇级空间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空间规划方案。从现阶段乡镇空间规划布局分析来看,大部分乡镇空间规划对乡镇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类型过多,缺乏整体规划,交叉内容不足。目前,空间规划工作需要依靠更先进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数据信息复杂,在规划内容划分不清的情况下,会影响空间规划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中国乡镇空间规划领导与管理的类型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空间规划不仅涉及城镇的空间规划,也涉及区域的空间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横向和纵向类型会影响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沟通,并由于不同城镇之间的差异而影响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效果。空间规划的类型和数量使得目前空间规划体系的应用不能完全统一,这对乡镇层面的空间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地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与发展模式

2.1整合统一基础规划工作

在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六项指导意见明确,乡镇土地空间总体规划的作用是细化实施市县土地空间总体规划,向下传递到村庄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在乡镇土地空间总体规划的实施中,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局控制、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全部结果作为基础数据,形成统一的工作底图底号,为以后建立乡镇整体“一图”打下良好的基础。收集整理乡镇人口经济、区位交通、自然历史、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优势规划及相关规划成果、审批资料等。在此基础上,京、冀、湘的编制指南还对乡镇现状进行了特色指导和分类指导,乡镇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实施类型。

2.2“产业+生态+旅游”驱动模式

靠近城市的农村大力发展经济,对促进农村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对提高农民实际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发展定位上,根据当地资源的特点,打造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生态系统,发展工业生产,建立“工业+生态+旅游”模式,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企业盈利的目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对地位较高的乡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和任务不仅包括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包括乡村地域功能的振兴、乡村农业生产空间的永续利用、乡村生态空间的优美宜居、乡村聚落空间的适度集中与宜居、乡村文化的丰富与传承。如今,我国乡镇开发面临优质资源开发效率低、资源价值挖掘不充分、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不容乐观、休闲旅游等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等诸多问题。在高质量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背景下,处理好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和突破口。营造高品质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的生态空间和富有魅力的文化空间,在严守生态、粮食、文化等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彰显自然与人文魅力,最大化释放各乡镇全要素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为村镇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最终目标。2.4充分发挥大数据和新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地形、河流水系、交通、公共场所、人居环境等因素。在建立统一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所有要素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能够叠加空间规划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实现各个部门间的及时沟通和联系,减少空间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部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借助信息平台和预警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将分析后的信息结果及时共享给空间规划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中,实现对区域内各个具体乡镇的有效管控,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规划中的作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划信息管理平台运营的具体内容,基于乡镇地区的性质和特点,将自然资源保护、乡镇空间布局、村庄建设管控等作为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开展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将搜集的信息汇总制作成规划中应用的各类文件,按照前期研究、规划草案、规划成果、管控措施等顺序进行公示。针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可以借助大数据和新技术,根据各种要素信息的变化情况和成果反馈实施监督,利用国土空间数字化生态方式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的智慧规划,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2.5全域管控的推进

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构建全域全要素空间管控体系也是重要的规划内容。首先,在“三区三线”全域空间管制方面,通过深化落实市县规划确定的“三区三线”,对乡镇全域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和细化;从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其次,在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方面,统筹安排集中建设区内外的城乡建设空间,落实市县规划中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结合“三区三线”规划,统筹确定集中建设区内外的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优化非建设用地用途分区,加大对非建设空间用地治理和土地腾退整治力度,实现对全域全类型非建设空间的整体统筹管控。最后,在乡镇全域空间结构确定方面,综合考虑市县规划整体空间结构,分析现状人口规模、镇村分布情况,根据未来乡镇空间演变趋势,明确乡镇空间发展总体格局。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为乡村繁荣发展、科学合理规划提供空间选择,全面繁荣发展的城乡空间资源必须以国土空间为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居民点布局空间结构、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以乡村区域振兴的内涵发展诉求进行乡村新基建建设。

参考文献

[1]贾铠阳,乔伟峰,王亚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国土空间规划:认知、职能与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9(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