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曹玺

410728198806100025

摘要:绿色施工技术核心是高效利用资源,突出环境保护,追求多样效益兼顾,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手段,绿色施工技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并不单指具体某一项技术,而是要求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全周期、全领域、全阶段,如人工、材料方面实现综合效益。为落实绿色施工理念,需要房屋建筑施工中将重点放在绿色施工管理、应用环保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 绿色建筑施工概述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在建筑工程中融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如上海中心大厦就是现代绿色建筑理念融合运用的典型。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社会群体错误地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简单的建筑形式,实际上这种思想观念并不完整。绿色建筑理念涵盖了设计阶段、施工过程、施工方式以及建筑物本身具有的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绿色建筑设计指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工程施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损耗,尽可能将施工材料替换成天然、无污染的资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绿色建筑施工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施工技术手段降低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建筑功能上应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损耗,如在降温环节选择自然风力、采光环节使用自然光等。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如通风、采光和建筑内部排水、排污等环节都需要运用最小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化的功能效果,同时保证建筑结构本身的美观性。

2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意义

2.1 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

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施工单位只有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才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例如,在建设建筑工程时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电力资源,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2.2 有利于减少建筑工程建设污染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污染严重等特点,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进行水泥、混凝土施工可能会造成扬尘污染;利用大型设备施工会造成噪声污染;处理建筑垃圾会造成水土污染。而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建设污染,例如利用污水控制技术、扬尘控制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污染,继而增加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

2.3 有利于推动施工技术创新

施工技术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传统施工技术存在效率低、资源消耗量大等不足。应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让施工单位逐渐放弃传统的施工技术并对新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

3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实践中的应用

3.1 外墙绿色施工

(1)材料选择。外墙施工材料选择兼顾绿色、保温两个要素,在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也要求其耐腐蚀性达到国家标准,延长外墙使用寿命。大量应用新型太阳能材料,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调节建筑物室内温度。选择外墙材料时,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确保保温性能,并且尽量降低外墙墙体厚度,增加室内空间和面积。(2)结构设计。关注外墙结构设计,包括砖墙设计和多层玻璃窗户设计。为满足节能要求,施工时充分考虑建筑所处位置,综合分析周围环境条件,设计绿化与遮阳相结合的配套设置,减少夏季太阳直射,提高冬季防风效果,实现室内温度良好调节。设计玻璃幕墙,优化保温层、装饰层、结构层设计,发挥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突出绿色环保效果。

3.2 节水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诸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如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队伍长期驻扎在现场,会将生活污水、施工产生的废水等排放到地表面或直接排入地下,严重影响当地及周边的水质。将绿色节水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时,应当从全局视角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进行规划与统筹,如施工之前细化施工工序,定额分配工序用水量,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沉淀或净化处理,选择性加以回收利用,如用于现场降尘、冲洗卫生间等。在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用水的回收利用方面,可在施工现场设置降水井,回收利用降水井中的地下水;对于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可将其有效回收后应用于后续施工工序;对于用于降低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养护水,可利用塑料薄膜对其加以回收,或在基坑底部开挖沟渠对混凝土养护水加以收集以二次利用。针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各类污水废水造成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可以对施工排放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待水质净化达标后再排放到雨污排水管道中。污水沉淀池布设是净化施工排放污水的重要举措,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污水沉淀池,在池中布设筛网、格栅等过滤设施,将施工排放污水、自然降水等通过引流的方式输送到污水沉淀池中,经过滤设施筛出粒径较大的悬浮物,再利用生石灰等助凝剂对过滤好的雨污水进一步净化,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污水的净化率。

3.3 地面绿色节能技术

部分建设项目采用地面保温技术,利用聚苯颗粒浆料、复合硅酸盐板等建材,但由于其承受外力不强,地面经常会产生开裂,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地面保温。在某些建筑工程中,可以采用新的环保材料,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碎玻璃,经过处理后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吸水性和耐用性,达到垃圾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地板节能的作用。

3.4 绿色用材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该部分材料的造价也占到整个工程投入的近50%,使用绿色施工技术控制材料使用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并落实环境保护需求,具体需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以及应用废料角度做到绿色用材。在设计阶段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建筑行业的材料制品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施工材料,尽量依托于房屋建筑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或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环保材料,在保证安全无污染的前提之下合理利用,科学使用。在采购材料时也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和节约性能,以及项目的绿色需求,选择新型达标材料,确保如脚手架等临时设施设备既能重复使用又不会影响使用性能、使用质量。尽量选择非木质材料代替木质板材,选择耐腐蚀、隔热保温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采购要有合理规划,考虑到资金周转,材料储存、使用周期和现场临时管理情况避免积压浪费,采购的材料要做到合理管理,科学发放和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应用深化施工方案,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材料的环境影响系数,如不断提高钢筋捆扎工艺,减少钢筋耗材的损耗情况;应用混凝土浇筑工艺时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先进行小范围的浆料试验,避免材料浪费。

4 结束语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环保意识逐渐普及化,迫使各行各业都需要落实绿色管理要求。绿色建筑,坚持践行自然环境的保护原则,以改善居住环境、降低能耗量、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调整和改良建筑结构、建筑形式,更大程度控制能耗问题,达成提升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良好目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潘卿.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63+65.

[2]党存晶.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3):33.

[3]胡锦锦,郭荣航.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