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陈图雅

赉特旗蒙医综合医院内蒙古兴安盟1376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6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护理组的FBG、TG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其2hPBG较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组的疾病认知、情绪控制、用药管理、症状管理、行为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对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糖尿病;冠心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又称糖尿病性心脏病,还包括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脏病。现今抗生素和胰岛素被广泛使用,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酮症酸中毒和感染。糖尿病性心脏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若长期使用单一的护理模式,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将多元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我院62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正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在本院就诊的6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n=31)和对照组(n=31)。所有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5—70岁,平均(53.19±5.73)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5.24±2.37)年。冠心病病程2—7年,平均(3.05±1.82)年。体质量48—65kg/m2,平均(53.61±1.28)kg/m2。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书面签署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告知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相关知识,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每日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口头告知其饮食注意事项,并叮嘱其坚持适量运动。

护理组实施多样性护理,具体包括:1.健康宣教。在查阅患者病历档案,了解其既往病史、治疗史、用药过敏史、对疾病认知的基础上,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专业知识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开展疾病宣教,并发放健康手册。强调纠正错误饮食、生活习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视,获得其配合。2.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准确评估其情绪状态。告知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程长,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设,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对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者,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纾解负面情绪。3.用药护理。仔细告知患者扩血管药物、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叮嘱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对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指导其选择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外侧等部位,并固定注射时间。告知患者自行注射时应缓慢进针、推药。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差异,制定食谱。以低盐低糖饮食为主,指导其适量食用豆腐、牛奶、粗粮、低糖水果等。可指导其适量饮用绿茶,延缓动脉硬化症状。进食以七分饱为宜。5.生活指导。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态为其制定运动方案,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宜循序渐进。告知坚持适量运动对改善症状的重要性。叮嘱其加强血糖及体重监测,并每日填写血糖、体重记录表,便于直观了解病情控制效果。叮嘱其多饮水,促进排泄。对排便困难者,可指导其按摩腹部或使用开塞露,减轻腹压。对吸烟饮酒者,指导其戒烟戒酒。

1.3评价指标

干预后,对比两组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自制自我管理评估量表,评估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由疾病认知、情绪控制、用药管理、症状管理、行为管理5项组成,每项总分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pagenumber_ebook=193,pagenumber_book=189)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的2hPBG、FBG、TG水平对比

干预后,护理组的FBG、TG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其2hPBG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干预后两组的2hPBG、FBG、TG水平对比[(x±s),mmol/L]

IMG_256

2.2干预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干预后,护理组的疾病认知、情绪控制、用药管理、症状管理、行为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干预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x±s),分]

IMG_256

3讨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疗效缓慢,患者往往出现依从性较差、配合度低、负面情绪等不良现象,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主要的干预方式是对症治疗并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内容较为单一、机械,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伴随医疗改革不断推动,护理模式逐渐由单纯性功能制干预转向系统化、多样性护理过渡,护理工作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护理作为系统化、全面化的综合护理模式,不仅综合考估患者实际状况外,还综合分析医院及患者家属等多方资源,有效调动,在多角度、多方位给予患者细致、贴心的护理服务,达到控血糖、血压、血脂等目的,并引导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病情。多样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根据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针对性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指导等护理服务,让患者积极面对自身情况并主动配合,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严重时出现心肌梗死。两种疾病相互作用,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也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难度。采用多样性护理,可以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能给患者灌输正确的预防知识和疾病护理方法;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解除不良情绪;通过多样性护理能指导患者正确地运动、饮食,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研究显示,干预后,护理组的FBG、TG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其2hPBG较对照组更高;护理组的疾病认知、情绪控制、用药管理、症状管理、行为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价值较高。多样性护理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内容的多样性,护理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本研究中,除常规护理外,加强了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护理、运动干预等内容,可帮助患者明确疾病致病机制,提高对疾病的重视,增强其自我管理和照护能力,提高其治疗信心,进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优化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多样化护理方法,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与预后质量,保证患者疗效安全性与心态稳定,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何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1):103-104.

[2]李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3):335-337.

[3]沈梅芳.多样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疾病认知、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