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浅谈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马坤佳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标准物质是实验室进行检验检疫的重要参考物质,所以在对标准物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从采购、保存、使用、核查等方面建立科学的流程对标准物质进行管理,从而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关键词: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标准物质

1标准的选择原则

1.1强制必选原则

对于产品领域内有强制性标准存在的,必须选择这些标准,且标准中的任何一项强制性要求都不能忽略,否则产品的检测将无任何意义。

1.2满足需求原则

实验室标准能力建设的第一原则就是必须选择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标准,如果目标客户产品是销往国外的,优先选择销售地的适用标准;如果目标客户的产品是超新技术领域的,在无适用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非标准方法开展检测。

1.3通用优先原则

当选定领域有较多标准可选择时,虽然按照标准体系企业标准要求最严,但实际作为检验检测的依据标准,对于国内标准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优先选择前面的通用标准;对于国外标准应按照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技术联盟标准、企业标准顺序,优选选择前面的通用标准。

1.4版本最新原则

对于国内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有现行有效和作废的概念,但对于国外标准和团体标准,往往没有作废的概念,不论多旧的版本都是有效的。所以在技术更新较快的领域,一定要查找最新版本的标准使用[1]

2化学分析标准物质的具体使用

2.1标准物质的使用

化学分析实验室中选择标准物质时,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以及被测试样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消除基体效应导致引起的系统性误差。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没有针对被测试样的基体进行分析,思考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标准物质,也可以适当采取和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其他基体标准物质。同时,应当注意所选择的标准物质化学成分应当尽可能和被测样品体现出相同的特点。

2.2标准物质的有效期

在化学实验的分析过程中,标准物质是否发挥作用即有效期有着严格规定,此有效期以选定标准物质所含成分的物化性质、组构特征的稳定程度决定,如果在化学分析实验中,标准物质有效期未过,则结果有效,反之结果则无效。在《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中,一级化学基准物质成分的物化性质、组构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至少保存稳定1年以上,而且运用此标准物质时应严格按照试验标准使用。在化学实验分析中,试验人员应充分了解标准物质的物化性质及组构特征,对其有效期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标准物质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

2.3标准物质的储存

化学分析实验室中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将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特定环境中,并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容器进行储存,同时还应当注意到标准物质相关证书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储存,否则可能会由于标准物质的各种影响,使其发生变化,导致标准物质的效果降低,影响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是基于被测量值之间的分散性,实际中标准物质对于特性的不确定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性。在选择标准物质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到预期内的分析结果和客观要求,但是其不确定度的综合水平,针对分析结果要求的基础上的确定可以适当忽略。在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中,除了生产者所确定的部分,标准样品的不同处理过程也会对其实验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比如说当标准物质以及分析样品基体之间差异明显时,实际中将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小视为良好,应当同时考虑到具体的供应情况、相关成本以及预期使用效果在物理和化学各方面的特点,再针对化学分析实验室中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如果相对比较大,就可以采取不确定度更大的标准物质,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相对应的分析成本[2]

2.4标准物质的溯源性

作为将我国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征特性,溯源性指经过相关的不确定度进行持续比较的链条,从而使其化学数据测量结果能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我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JAI)明确指出在化学实验室运用各级别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数据时,必须要追溯到有证标准物质,相关的数据计量单位机构所运用的标准物质达标资料,才能保证行政单位批准。而对于某些未能提供证书溯源到我国基准的标准物质,其结果显然会影响到化学实验的数据结果。

3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3.1标准物质的采购

在每年的年末,实验室会根据检验的品种和检验数量,提出下一年的年度标准物质采购计划,并填写《年度标准物质采购清单》,在该清单中,会注明所需要采购物质的名称、数量、用途以及技术指标等内容,在填写完毕后将采购清单交给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会将该清单交给专门的标准物质采购人员,最后完成采购。对于那些临时性需要的标准物质,同样应当填写《临时标准物质采购清单》,随后再进行审核和使用。

3.2标准物质期限核查

对于未打开的标准物质核查,需要确保其使用期限以及存储条件符合,对此类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时,只需要检查外包装是否存在破损,证书是否完整、标签是否破损以及内部是否存在变色和结块的现象。对于已经使用过的标准物质核查方式,除了检查外包装外,还应当对质量进行核查,检查其量值和稳定性等。对于标准物质的核查频率,可以依据标准物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次数确定核查频次,对于性质稳定的标准物质可以适当地减少核查次数;对于经常使用且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标准物质应当加大核查次数,保证其品质没有发生改变;对于不经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可以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核查

[3]

3.3标识与记录

(1)在经过检验及核查后合格的各级别基准标准物质需进行妥善存放使用,给予清晰标志;(2)未通过检验及核查的各级别基准标准物质,工作人员必须追溯使用该标准物质所得到的试验检测结果,反复斟酌其结果可靠性;(3)对于废弃将作出销毁的标准物质,应该按照相关销毁材料管理程序合规处理到位;(4)对于级别降低的标准物质,必须实行分区分类放置保管,并予以详细降级记录,清晰标识;(5)在核查期间的检测结果出现异构体,或发生分解,应考虑停止使用,并马上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对其进一步使用,派出有关试验工作人员进行降级使用、销毁等结论。

3.4标准物质的验收

标准物质的验收工作,应当由标准物质管理人员进行负责。在验收时,主要关注到以下方面。第一,将采购的物质与采购清单进行比较,防止出现缺货和漏货的情况。第二,检查所采购的标准物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破损的情况。第三,检测其纯度是否达到了要求的标准。第四,检查采购的标准物质的使用期限,确保没有存在过期的情况。第五,来源地是否能够保证其质量。第六,有证标准物质需要检查证书与实物的相符性。最后,对于实验室长期使用并长期采购的标准物质,可以将新采购产品与旧采购产品进行对比,查找其中的问题

结语

在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标准物质是实验开展所必需的化学物质,而标准物质的应用与管理都可能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标准物质的使用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和溯源值等特质,而在标准物质的管理方面,则需要针对购置、保存、验收流程实施严格监管,保证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质量,进而确保化学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倪丰颖.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J].化工管理,2018(26):206-207.

[2]邓穗兴.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探讨与实践[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1):3-4.

[3]刘霞,王鹏,龚维,刘新,姚旭霞,吕辉,王爱萍.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及实例分析[J].化学分析计量,2017,26(04):89-92.

[4]许鹏.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J].化工管理,2017(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