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科普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1

疝气科普知识

李才进

安岳县永清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资阳 642355

疝气又叫“疝”,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或多或少听过这种病症,下文将通过什么是疝气?疝气有哪些症状?疝气的致病因素是什么?疝气如何预防和治疗?这几个方面进行科普,帮助人们更透彻地了解该病症,以此为参考。

一、什么是疝气?疝气有哪些症状?

疝气又称“疝”是指体内器官或器官中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身体正常的解剖位置,并通过一些体内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处或缺损处进入身体其他部位。疝气一般分为脑疝、膈疝、腹壁疝。脑疝是指当颅内压升高时,引起了部分脑组织的移位,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大脑镰下疝等;膈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食道膈肌裂孔进入了胸腔,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腹壁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脏器中的组织通过体内薄弱或缺损区域进入体内另一部位,而引发疾病。腹壁疝又分为腹内疝与腹外疝,其中腹外疝比较常见,腹外疝多为股疝、腹股沟疝、脐疝等。

由于疝气发生的部位不同,所以各个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相同。脑疝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瞳孔逐渐散大、无法聚焦,意识逐渐模糊、嗜睡、昏迷等十分严重时会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危及患者生命。膈疝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吞咽困难、胸骨有刺痛感,有时会放射至背部或肩胛骨区域。同时可能伴有上腹不适、恶心、反酸、贫血等情况。腹壁疝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该病症初期有些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会出现包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局部疼痛、恶心、腹胀等情况。一般较为常见的腹股沟疝,还可能引发患者肠梗阻、肠坏死。

二、疝气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总体来说,身体内存在组织结构薄弱或缺损的情况、腔内压力异常增高(颅腔、胸腔、腹腔),是导致疝气的主要原因。

导致脑疝的原因有:因一些原因出现颅脑损伤(脑内血肿、脑震荡等);患者患有急性脑血管类疾病(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脑梗等);颅内有肿瘤、脓肿、寄生虫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脑疝的发生。除此之外,如果搬运患者的方式不正确、输液过量、不适当的腰椎穿刺都可能诱发脑疝。

膈疝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胸腹部因挤压、穿透、挫伤、跌伤等因素引起膈肌破裂,导致脏器疝入胸腔形成创伤性膈疝;有先天性膈疝家族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遗传因素诱发该疾病;有些患者随年龄增长,身体自身机能退化如果再因某些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妊娠、肥胖、便秘等)都可能导致膈疝的发生;患者本身患有食道类疾病如慢性食道炎、食管肿瘤等也可能引发该疾病。

腹壁疝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腹壁组织先天性发育不健全(脐环较大、腰三角先天性薄弱等)都会引发该疾病;手术后创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尤其是女性腹壁强度相对较低更容易诱发腹壁疝;女性多次妊娠、产妇腹中胎儿过大使脐环变宽也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肥胖人群由于腹内压力通常大于普通人、体内脂肪含量较多更容易引发腹壁疝。

三、疝气如何预防和治疗?

不同部位的疝气治疗原则也不同。

脑疝属于危重症,其治疗目的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生命,最大程度减少脑神经的进一步损伤。对于脑疝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应立即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并将床头抬高30度左右,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再结合患者个人身体状况配合用药,想要清除该病症只有选择手术治疗,切除已经损坏的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力。

创伤性膈疝应对患者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创伤程度确定诊疗计划,进行手术修复。除此之外,一些食道裂孔疝的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腹壁疝若不及时处理,疝块会逐渐增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身体虚弱或存在严重疾病暂时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可先将包块回复,再用疝气带顶住疝气出口,避免肿块突出。

对于脑疝的,预防一般来讲脑疝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死亡率、伤残率都很高,所以患者平时应对于可能引起脑疝的原发病进行预防或积极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日常生活中要及时调整生活状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才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膈疝一般都可以治愈,但是复发率高,多数都需要终身治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少饮酒、尽量不食用过烫的食物)、多运动提高免疫力和身体代谢机能,都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腹壁疝术后也有一定的复发率,但日常尽量避免腰腹部受到损伤,可以有效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除此之外,也要均衡饮食、增加运动量、提高胃肠消化功能,减少肥胖发生的几率也能更好地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疝气是指体内器官或部分组织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其本身的解剖位置,从而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疝气一般分为脑疝、膈疝、腹壁疝,不同的疝发生的位置不同,其症状与预防、治疗的方式也不同。脑疝属于危重症,是疝气中最严重的一项,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但术后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预防也只能从控制引发该疾病的原发病入手。膈疝、腹壁疝治愈率都很高,但存在复发的可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调整自身饮食结构、适量运动减少肥胖风险,定期体检,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