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的探究

/ 1

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的探究

秦荣  ,郜雅君 ,王永伟  ,平傲宇  ,张富强,​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046012              

大批量阶梯降价、竞争性采购已成常态,根据不同产品类型探索、建立和应用不同的价格模型,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法宝。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的探究和应用对企业意义深远。

最小作业单元模型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数据的梳理、收集、整理和建立是模型建立的基础;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通过确定各参数与目标参数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各参数与目标参数间的算法设计。

一、最小作业单元数据库

最小作业单元精细化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参数设置,通过分析模型特点,并结合企业实际,采用模块化、参数化方法,确定参数因子。模型中的关联数据包主要有三类:资产类、人工类和资源消耗类见图1。资产类数据主要有:最小作业单元所在的厂房相关数据、设备类固有数据;人工类数据主要有:作业人员分配、作业时长等相关作业数据、作业人员薪酬;资源耗材类数据主要有:作业用水、气等燃动消耗数据、作业过程中刀具、耗油量等相关耗材消耗数据。

(一)资产类数据

资产类数据中厂房相关数据有:建造金额、厂房面积、折旧年限、设备面积、办公面积、公摊面积;设备类固有数据有:购买金额、折旧年限、设备输出功率、设备使用时长、设备利用率、设备维修率、设备工时间。

(二)人工类数据

人工类数据中作业相关数据有:定岗人数和作业班次;人员薪酬主要指基本生产工工资,见图1

图1 人工类数据

(三)资源耗材类数据

资源耗材类数据有:作业用水、气、电费用数据、作业过程中刀具、耗油低值易耗费用数据,见图2

图2 资源耗材类数据

二、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

(一)建模背景

对于制造型企业,如果采用工时分摊的方法分摊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工时分摊费用占总成本比例会很高,占比很大,工时精细化核算模型的建立对制造型企业意义重大,根据精细化核算和可知可视成本核算要求,本文开展了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的探究和应用。

(二)建模思路

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的建模思路:(1)参数设置:通过分析模型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采用模块化、参数化方法,确定参数因子;(2)算法设计:分析层次间逻辑关系,通过算法设计实现各模块间功能;分析层次内逻辑关系,通过算法设计实现关联参数间信息交互;(3)模型初建:通过收集、采集等方式,获取参数因子数据信息,导入模型框架,建立初步模型;(4)模型修正:采用对比法、类比法等方式,对模型中参数因子数据和算法进行合理性修正;(5)标准模型:通过参数提取、算法内嵌、界面设计等方法建立两型:费用标准模型和新增单元计算标准模型。

(三)建立模型

  1. 资产类

资产类数据中厂房模型有6个参数因子,其中建造金额、厂房面积和折旧年限运算,得到厂房估值;设备面积、办公面积、厂房面积计算公摊面积运算,得到设备占地面积,得到厂房费用模型的建立。

资产类数据中设备模型有8个参数因子,折旧年限、购买金额,运算得到设备折旧费用子模型;购买金额、设备维修率,运算得到设备维修费用子模型;设备输出功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每月工时小时和电价,运算得到设备耗电费用子模型。

  1. 人工类

人工类数据中每班作业人数、作业班次和基本生产工月工资,运算得到直接人工费用模型。

  1. 资源耗材类

资源耗材类数据中耗水费用、刀具消耗费用、油耗费用和易耗品费用,运算得到资耗费用。

整合各层次间参数:厂房费用、设备折旧费用、设备维修费用、设备耗电费用、直接人工费用、资耗费用、设备利用率、设备每月工作小时和其他费用分摊率,运算得到最小作业单元费率模型。

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新增单元的标准费率进行计算,并将其纳入模型库,新增单元计算标准模型的工作界面,输入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金额、输出功率、设备面积(含公摊)和作业人数等参数因子信息,点击计算按钮,系统将自动计算该设备费率。

三、结束语

每一个模型的建立都是在点滴数据收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持续修正、迭代建立的,只有过程精细、准确、全面,模型才能更真实的反应产品的价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管控提供有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