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探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曾婷婷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目的:就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后可见,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整体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实施分层责任制护理管理方式可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整体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

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为此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多风险因素,为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护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1]。本文主要就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男女比例分别为32:28、34:26,前者年龄最大及最小分别为79岁、43岁,后者年龄最大及最小分别为78岁、43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未伴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未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患者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遵从医嘱对患者的饮食、用药、休息、锻炼等展开相应的指导,并定期巡房做好患者指标监测工作。研究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模式,通过多途径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切实提高其满意度。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本就有着危重性特点,而这无形中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展现出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等一系列举动,给后续治疗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护理人员就需及时对其展开心理疏导,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并以健康讲座的方式为患者讲解与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包括治疗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成功案例等等,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尽快康复。②用药护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其需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所服用药物的种类、剂量不尽相同,对此护理人员就需要遵照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再次需注意的是,因部分药物会产生副作用,患者身体会有强烈的不适表现,对此为防止不良事件发生,还应当在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展开救治,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患者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保证药物服用的正确性,还需要将药物的作用以及各药物的用量、方式等为患者进行明确讲解。③饮食及锻炼护理,为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还需要在患者的饮食上加强重视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案,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高胆固醇的食物,食物种类在保证其营养的前提下需便于消化。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等,以此来提高其免疫力,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全程协助,以免发生意外[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病人信息,该问卷分数在0-100分之间,代表着病人从极度不满意到极度满意,为了更好的分析病人满意度,这里将其划分为三个标准,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分数≥90;满意:70≤分数<90;不满意:分数<70。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护理满意率[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60

25(41.67)

32(53.33)

3(5.00)

57(95.00)

对照组

60

20(33.33)

31(51.67)

9(15.00)

51(85.00)

X2

-

6.718

2.145

5.114

6.481

P

-

0.001

0.002

0.002

0.001

3讨论

近年来,医疗水平逐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心血管内科患者来看,由于其普遍为中老年人,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因素,再加上疾病的影响,故很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的有效治疗,为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入手,减少其风险因素[3]。而采用整体护理方案,可利用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其负性情绪以及应激反应,配合饮食护理,能够在维持胃肠道功能稳定的同时,减少食物对患者的刺激,能够避免加重病情。配合环境护理,可减少环境风险因素,有利于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配合药物指导,则能够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再加上对患者体征的有效监控,则能够实现对患者心血管状态的动态化评估,可进一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风险。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P<0.05)。

总体来说,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整体护理不仅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更能够在患者康复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倪荣坤.心血管内科实施整体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7(28):285-286.

[2]赵崴,曾宪娟,徐莹莹.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作用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8(67):201+204.

[3]王凤霞.心血管内科实施整体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6(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