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放疗时段追踪管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分析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放疗时段追踪管理的应用

杨红梅 ,邓瑞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目的:就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放疗时段追踪管理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放疗期追踪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追踪管理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追踪管理模式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追踪管理;优质护理

创新的服务理念以及医护工作者持续提升的知识技能水平是医院发展过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大要素。因此我院为了响应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护理人员培训以及护理模式的改革,借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优质护理新模式的工作核心思想,达到护理模式能够不断快速优化革新的目的[1]。本文主要就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放疗时段追踪管理的应用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5岁至47岁之间,平均年龄(31.16±5.15)岁,病程在0.5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22±0.2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岁至44岁之间,平均年龄(32.43±5.36)岁,病程在0.7年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1.34±0.64)年。两组患者之基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比较获得的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专科护士分配床位实施责任制度进行一般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工作。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追踪管理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内容包括:放疗前追踪: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进行放疗的时间以及严格遵医嘱用药、仔细核对计量等等,加强放疗相关健康知识教育,通过举办相关讲座以及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基础知识水平。为患者充分做好放疗前准备工作,协助患者进行放疗的定位工作,登记预约放疗等等,同时反复叮嘱患者放疗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治疗前后缓解不适的方法等等,关注患者的情绪问题,通过言语安慰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放疗时的追踪:护理人员协同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放疗计划,过程中严格关注患者的状态。放疗后追踪管理:护理人员严格关注患者放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及时知会管床医师进行相关的处理,根据患者放疗后的相关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内容,加强医患沟通,缓解患者因放疗不适出现的不良情绪[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方面。不同组别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病人心理状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判断,即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评分表(SDS)以及焦虑评分表(SAS)来对病人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代表病人心理状态越差。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退减、静脉炎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 Excel 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心理状态良好,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研究组

40

71.26±4.84

68.48±5.32

41.05±3.04

42.20±7.68

对照组

40

71.05±5.20

67.86±6.11

53.29±3.25

52.48±3.72

t

/

1.697

1.589

7.584

7.948

P

/

0.131

0.194

0.002

0.003

2.2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n(%)]

分组

n

恶心呕吐

食欲退减

静脉炎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0

0(0.00)

2(5.00)

0(0.00)

2(5.00)

对照组

40

2(5.00)

3(7.50)

1(2.50)

6(15.00)

2

/

2.481

2.618

3.184

2.664

P

/

0.011

0.013

0.015

0.021

3讨论

就目前来看,乳腺癌发病率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发病年龄也逐渐降低。该病不论是对患者的身体或是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均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3]。目前临床大多采取治放疗作为乳腺癌的治疗方式,由于放疗对患者自身正常组织仍有一定的危害性,对癌症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尤甚,因此放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也需要特别注意。我院目前通过加入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展开的护理工作核心理念,达成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最终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命质量。乳腺癌相较其他妇科疾病,患者需负担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压力,因此优质的放疗追踪护理干预除了提升对护理人员的技术,以患者为中心定制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

经本研究发现,实施追踪管理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体来说,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追踪管理模式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具有广泛应用、深入研究及推广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红.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07):183+185.

[2]陈淑萍.乳腺癌手术患者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0(06):132-134.

[3]刘妍.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3(3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