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分析中误差的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浅谈化学分析中误差的控制

林艺超

广东省化州市

摘要:化学分析应用在当前各领域中,在实际的化学分析阶段,所应用的分析方法是绝对定量的方法。而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经过观察物质的化学反应,经过计算、实验过程,确定所消耗的试剂量、反应量,进而有效的完成化学物质分析的过程。在理想状态下,以上过程都是不受环境、人为因素所影响的,但是在正式实施阶段,受到以上因素影响,化学分析的结果势必存在着误差,这个误差通常是允许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率,减少误差出现的概率是当前所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化学分析;误差控制;准确性

前言:本文主要探讨化学分析的误差问题,在其基础上从表示方式、允许误差方面,阐述了分析的结果;最后提出提升分析准确性的措施,希望对开展化学分析准确性的提升工作有着参考价值。

1化学分析中的误差分类

当我们开展化学分析的时候,因为实验环境、实验操作的器具与其操作人员有着很大的不同,误差出现也就成为必然的。然而化学分析误差有很多种,下面就按照误差产生原因特点进行划分。

第一,系统误差。这是化学分析中的主要误差,系统误差通常是因为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其误差有着一定规律性的特点,可以出现分析结果比较正常结果高的现象,也可能会出现结果比正常结果低的问题。误差出现不适经过试验测试进行控制的,每次试验都得出的结果都可能存在着区别。

第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因为偶然原因,对化学分析产生的误差,其原因造成的误差结果存在着波动性,波动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应该注意就算是在规定范围内,其结果也是不能预测的。环境误差、湿度误差都是随机误差的一部分,这个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第三,操作误差。因为人为操作失误所产生的误差,其误差原因主要是操作不规范、试剂选择错误,因为操作失误是能够避免的,所以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尽可能的避免误差出现。

2分析结果

2.1表示方式

精密度、准确度是确保分析结果的关键。准确度是对其分析结果和误差的综合评价,在一般情况,准确度需要应用相对误差进行表达,精密度则是对分析的结果和误差做出一个细致的评价。在分析精密度的时候,通常需要把多次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通常用偏差所表示。在实验室、化学分析人员等外在条件相同,只有分析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就同一个实验做出分析,得出的结果必然有着差距,各结果的相互之间符合程度被称之为重复性。和以上试验条件相反的是,在分析方法一致的时候,分析人员和时间的不一致,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各结果相互之间的符合程度就称为是再现性。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精密度高的试验,其准确度不一定就可以得到保证,相关人员需要注重这一要点。

2.2允许误差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是允许出现一定误差的,但是这误差是需要在规定范围内。在一般情况,所允许的误差需要在化学规律范围进行,就样品的不同、所系测试的项目不同,实验方式也有着差距,就实验中的要求也是不同。就误差记录、分析应该经过计算其公差,而公差数值的得出均是需要在多次实验的情况才能完成的。单次实验不仅不能求得出公差,还不能满足化学分析要求,为进一步使得分析结果的合格,通常需要开展两次测定方法,并且对其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若是其差距在允许范围内,这公差就能够被采纳,而如果说其两者的差距超出允许范围,其公差就被作为是不可以采纳。允许公差的差距范围就各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就以工业领域为例,工业领域就公差结果的误差是允许在百分之几的,但是其情况误差是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3提升分析结果准确度措施

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所以加强提升分析结果准确度刻不容缓,尽可能的减少化学分析过程的误差问题。所以,为有效保证化学分析结果的可利用性和可信性,经过相关措施,提升分析准确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以经过下面的措施,实现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3.1减少测量的误差

在实际的化学分析测量阶段,误差极易出现,如果说误差出现,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实验结果准确性。所以,经过控制误差出现的概率,能够有效确保实验准确度。所以,在试验操作的时候,我们必须规范其流程,同一个实验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进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为尽可能避免测量失误,我们可以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这个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化学分析结果地准确性。但是,在行业中,其方法应用有着一定争议,在实际应用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慎重考虑。

3.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结合相关实践分析得知,平行测定次数与其试验结果准确性有着直接联系,其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其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则是越高。在这样的情况,实验结果可信度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若想经过这个手段,增加实验结果准确度,我们需要适当的增加其试验的次数,把试验次数控制在2-4次,这对准确性的保证有着重要价值。每一次的实验都会得到具体结果,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总结其试验的结果,经过求平均值地方式,尽可能的控制其实验误差。在这个过程中,2-4次的试验主要是指人均数量,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平行测定实验次数的总数不能低于8,平行测定次数必须是大于8次的,进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3.3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也是不同的,每次化学实验和分析,所应用地方法也有着一定差距,为最大程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我们应该选择合适地方法,尽可能的做好分析方法。所以,在实际试验工作的开展阶段,经过把每种试验结果的对比,选择出最佳分析方法,这对保证日后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化学分析的时候,误差出现势必会影响整个试验结果的偏差存在,误差虽然说是允许存在的,但是必须保证其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把化学试验误差可以降低至最低,可以为结果可利用性提升更大的保障,这对我国化学领域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为尽可能的降低误差的出现,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度,我们需要经过相关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成。减少试验误差和增加平行测定的册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开展实际的化学分析阶段,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注重其要点。

参考文献:

[1]吴南群.关于消除化学分析系统误差的校正系数法[J].化工地质,1984(01):154-158.

[2]曹晓娟.关于颗粒分析试验的误差分析和对策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02):155-184.

[3]占永革;龚剑;黄湘燕.关于化学分析回收率不确定度评估公式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234-235.

[4]温金梅.提高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J].杭州化工,2006,36(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