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安杨

新疆广电局6502台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835000

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得到一定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中短波广播播出工作的创新应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该系统内存在诸多子系统和设备,如链路监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音频前端系统等,在运行时往往会出现电磁干扰问题,影响发射机信号的传播质量。鉴于此,该文主要分析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的电磁干扰问题,通过分析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广播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电磁干扰;广播信号质量;解决对策

就现阶段而言,用于广播通信行业的中短波广播发射机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不受外界任何干扰。不过在实际运作环节,中短波广播发射机之间的电磁干扰现象仍然存在,对广播信号的正常传输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致使广播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由此,在实践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结合现代理念以及技术措施,切实解决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电磁干扰的现状,以推动广播通信系统稳定运行。

一、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的类型

(一)被测信号干扰

中短波广播信号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出现电磁干扰现象时,信号干扰为主要干扰形式。各类广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均会被其他信号所影响,且无法避免。这是因为各类电子设备在实际运转时必然会形成许多信号,从而使信号极易被干扰和影响。一般情况下,信号干扰可划分成常态信号干扰和共模信号干扰两种类型。其中,常态信号干扰的表现为信号干扰中存在电子噪音;共模信号干扰则和交流电信号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是,无论何种信号干扰形式,均会影响广播信号的正常传输[[1]]。此外,共模信号干扰会演变成常态信号干扰,影响中短波广播信号。

(二)程序干扰

部分程序出现错误和操作失误是引起程序干扰的主要原因。但是,新形势下大部分广播发射机站均设置有自动化监控监测系统。中短波广播发电机系统具有抵抗干扰的能力,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电位接地和电磁屏蔽等工作不到位,导致逻辑控制器和机箱主体等被电磁干扰,降低了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程序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线间耦合干扰

在中短波广播信号电磁干扰中,线间耦合干扰十分常见。线间耦合干扰可分为电感性耦合干扰、电磁性耦合干扰以及电容性耦合干扰 3 种形式,且均从多个线路中产生。若是有两个或多个线路,那么线路之间必定会发生电磁干扰现象,且磁场发生变化后出现的电磁干扰会影响发射机信号[[2]]

(四)地面干扰

若地面发射机设备的部分指标与要求不符,即使问题很小也会引起电磁干扰,使中短波广播传输信号存在杂波和谐波等而出现地面干扰。此外,若错误设置高功放和变频器等地面设备,也会导致信号波中存在噪声,影响中短波广播信号传输的质量。

二、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问题分析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电磁干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有关电磁串扰问题。当播出广播电视节目时,高频电磁信号出现频繁的相互干扰。为避免影响对广播电台节目的收听质量,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往往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但其效果和作用并不明显。因此,为保障广播信号的有效传输,应当尽可能减少高频电磁场干扰和串音。在实践中需要明确中短电磁波的概念,基于考虑电磁干扰覆盖较广的特点,针对控制、传输、电源等系统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其次,广播电视在数字电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中短波发射机系统的设备配置得到明显优化。在脉冲信号工作过程中,其频率往往与通信设备具有相同频段,并覆盖中短波和超短波。并且,因为电磁环境对电磁干扰的复杂性有直接联系,通常越是复杂的电磁环境,其产生的电磁干扰则越大[[3]]

三、解决中短波发射机间电磁干扰问题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共模与常态信号干扰抗性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共模信号干扰对中短波广播信号的影响,可运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将双端输入的运算放大器作为模数转换器的前置放大器。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数字信息源和各项模拟负载能够被电磁干扰或者变压器区分开。具体运用过程中,此方式干扰信号无法形成有效回路,不会影响广播信号,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第二种方式,采用数字滤波技术过滤掉干扰信号,实现抗共模信号干扰的目的。解决常态信号干扰问题时,需比较干扰频率和中短波广播信号频率的高低。若干扰频率高于中短波广播信号频率,则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控制干扰;若干扰频率低于中短波广播信号频率,则可以通过高通滤波器控制干扰;若两者相近,则可以通过带通滤波器控制干扰[[4]]

(二)加强隔离机房的电磁干扰

隔离的目的在于将电磁干扰的情况扼杀在摇篮中。根据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隔离电磁干扰可分成磁屏蔽、电屏蔽和静电屏蔽。其中,磁屏蔽在强磁场的工作环境中最为适用,主要通过低电阻产生电流影响磁力线感应,以达到屏蔽电磁干扰的目的;电屏蔽在工作管理方面和磁屏蔽相似,同样应用于强磁场环境,可提高机房抗干扰能力;静电屏蔽的作用在于降低静电对电磁形成的干扰,主要对发射机内部进行保护。通常,提高机房抗电磁干扰能力时会构建规模适中的隔离间,把短波机房和中波机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合理分类,使两者能够在独立工作的同时紧密相连。此外,构建机房时,接地情况与感应体之间应存在密切联系。结合机房具体建设状况,可应用隔离效果良好的铝合金门窗或者设置网状屏蔽室等,提高机房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三)提高线间耦合干扰抗性

目前,中短波广播发射机线路性能良好,但线路间存在磁场,会引发线间耦合干扰。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运用抑制干扰源的方式,如采取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办法,可以解决线间耦合干扰问题,同时使用特殊屏蔽方式能够控制干扰源。

(四)做好系统防干扰措施

通常情况下,针对广播信号发射系统,其可被分为发射机以及屏蔽层两大部分。在实际运行中,各个部分均应当做好接地处理。如果地接线线出现过长或者过多,可能会导致高频时地线电感增加,促使电磁干扰增强。所以,在对中短波广播发射机进行安装时,采用多点接地系统,预防出现接地线过长的情况。同时,还需适当地减少接地线的数量,在减少接地线数量时,还需注重采取有效方法,比如:将地极埋设在中短波广播发射机设备下,并在操作前采用两块比较合适的铜板,将其进行并联后,确保铜板与焊接位置具有牢固性。再将其埋设在4m以下的地底,并填埋相应的降阻材料,切实做好系统防干扰措施[[5]]

结语

综上所述,中短波广播发射机出现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针对其当前现状以及常见干扰类型,深入分析电磁干扰问题,运用科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并通过降低对机房的干扰程度、有效处理节目信号线、做好系统防干扰措施等对策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推动广播工作具有良好的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1]郑虹.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J]. 科技资讯,2021,19(29):12-13,19.

[2]王栋. 解决中短波发射机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对策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2021,38(9):135-137.

[3]姚雨杉. 解决中短波发射机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对策探讨[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2):66-67.

[4]罗鸿林,罗志超. 解决中短波发射机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对策分析[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11):8-9.

[5]檀杉. 解决中短波发射机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对策探讨[J]. 科技资讯,2017,15(2):25,27.

作者简介:

安杨,1994年10月19日,男,哈萨克族,新疆伊宁市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短波调频传输,网络安全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