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下皮肤肿瘤激光手术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针刺麻醉下皮肤肿瘤激光手术的疗效观察

吕强

健宫医院 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麻醉在皮肤肿瘤激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根据病变局部解剖特点及特殊腧穴作用,确定相应的阻滞点(针刺点),针刺至合适的组织层次并施行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方法,达到理想麻醉效价后进行激光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术前与术中的紧张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显效5%,有效85%,无效15%。结论 针刺麻醉在皮肤肿瘤激光手术具有可靠的麻醉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针刺麻醉;皮肤肿瘤;激光手术;疗效观察

皮肤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患,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术中一般需要麻醉支持,目前主要采用药物阻滞麻醉、药物浸润麻醉以及外敷麻药膏。部分皮肤肿瘤多发且分散,药物阻滞或浸润麻醉的实施有一定局限;局部麻醉药也不乏过敏及毒性反应,轻者出现局部红斑、肿胀等过敏反应,影响术中皮损观察及完整切除,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应用范围受限[1]。针刺麻醉是按照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针刺操作,在达到一定的麻醉效价后施行外科手术的一种非药物麻醉方法。若病例病变部位表浅、疼痛级别低、术程短,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单纯针刺麻醉辅助进行手术。我科在部分皮肤肿瘤的激光手术方案中,选择单纯针刺麻醉辅助进行皮肤肿瘤的激光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一共20例患者,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2~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所有患者的病变均位于头面部,其中肉芽肿3例,寻常疣10例,汗管瘤4例,软纤维瘤3例。入组病例中,患者对疼痛耐受度均较低。针刺麻醉目标面积最小为单个肉芽肿约0.3×0.4cm2,最大目标面积为分布于面部的寻常疣聚集区约120cm2。病程时间为1~5年,排除了针刺麻醉及激光手术禁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能正确理解并配合进行VAS 疼痛评分。

2  方法

2.1 针刺麻醉

本组病例施术区均位于头面部,根据病变局部的解剖特点及特殊腧穴作用选择最佳针刺阻滞点。选用0.30 mm×25 mm或0.30 mm×40 mm规格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通过无痛进针方法2-3完成所有阻滞点的针刺刺入,采用平刺及斜刺的阻滞点,予以高频率双向捻转行针;直刺点予以高频率提插捻转交替复合行针,操作时可以双手行针以提高行针效率;通过“行针”诱导5~15min后,术区出现麻胀感时,用针柄测试患者术区皮肤感觉变为迟钝或疼痛不明显,可进行激光手术。

2.2 激光手术

选用科英(kinglaser)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设置为调制脉冲,面部能量范围为2~0.5J/cm2,头部能量范围为3~0.8J/cm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疼痛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变化。本组病例术程为5-30min,根据患者的术中反馈,如有需要可追加“行针”以延长针刺麻醉时间。手术结束后拔出针具,完成手术。

疗效评价标准

以针刺麻醉后的VAS评分为疗效判断标准。无效:中等疼痛(4-6分)及以上,患者不能在针刺麻醉下完成治疗;有效:轻度疼痛(1-3分),患者较满意地在针刺麻醉下完成治疗;显效:无痛(0分),患者满意地在针刺麻醉下完成治疗。

4  结 果

本组20例患者,入组患者全程保持清醒状态,能够随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对答清楚。从上表得出,术前疼痛测试为重度2例、中度18例;针刺麻醉后中度疼痛3例,轻度疼痛16例,无明显疼痛1例。其中,3例中度疼痛患者加用局麻药物顺利完成治疗,其余患者均在单纯针刺麻醉下完成激光手术。从观察结果看,显效5%,有效85%,无效15%。可见,采用针刺麻醉辅助进行皮肤肿瘤激光手术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5  讨 论

针刺麻醉作为一种麻醉手段或辅助麻醉手段,具有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围手术期中。戚洪佳等《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中提到针刺麻醉广泛用于扁桃体摘除术、拔牙术、甲状腺切除术、心脏瓣膜置换术、肺切除术、阑尾手术、颈椎前路手术以及剖宫产等,其中扁桃体摘除及拔牙术采用了单纯针刺麻醉,针药复合麻醉的运用更广泛[4]

    正如前文所提,本组患者采用单纯针刺麻醉辅助激光手术,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虽然皮肤肿瘤相对小而表浅,疼痛级别较低,术程短,但激光手术属于有创治疗,术中会产生灼痛、紧张等不适,对于疼痛耐受低的患者仍需局部麻醉;其次,药物阻滞及浸润麻醉对于多发皮肤肿瘤有一定局限;再者,局麻药物可能导致的过敏及中毒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麻醉的使用;另外,对使用麻药有顾虑的特殊人群,往往不愿使用麻药。此时,针刺麻醉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

该组病例在针刺麻醉的具体操作中,主要通过神经干(支)阻滞、环皮损阻滞以及特殊穴位的系统调节达到局部镇痛的目的。其中,神经干(支)阻滞、环皮损阻滞主要是通过“行针”使皮损上游的神经(疼痛)传导受到干扰和抑制。另外,本组病例皮损均位于头面部,根据经络分布以及特殊腧穴主治作用,选择了合谷、内关两组穴位进行干预。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此穴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综上两种途径的结合,一方面使术中疼痛保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从而保证了单纯针刺麻醉下激光手术的顺利完成。

当然,单纯针刺麻醉也存在不足,比如盲视下基于神经阻滞点的定位以及进针后的作用层次较难明确,如果能通过超声引导定位,可使阻滞点的选择更佳,也能提高麻醉效价;另外也存在镇痛效果不完全、操作较繁琐等不足。但其临床价值不可否认,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奕梅.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医药导报,2016,35(S1):173.

[2]陈超,石学敏.根据腧穴部位选择无痛进针法初探[J].中国针灸,2016,36(03):271-273

[3]刘农虞,梁若兰.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07):870-871

[4]戚洪佳,马文,童秋瑜等.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21,27(12):2436-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