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诱因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低压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诱因及应对策略

苏贻海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2

摘要:习惯性违章是指人的思维定式,是一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它具有普遍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等特点。习惯性违章行为不只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甚至还会带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电工维修习惯性违章行为是一种习惯性的操作行为,它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违章行为,而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从理论上讲,习惯性违章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关键词:低压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应对策略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习惯性违章行为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往往有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在工作中有可能会产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对电工维修人员而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其习惯性违章诱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就会导致工作失误、发生事故或给国家、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分析电工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诱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电工维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应对策略。

1.电工维修人员存在着侥幸心理

在现实工作中,电工维修人员普遍存在着侥幸心理。他们认为:一次不发生事故就说明自己的技术好,一次没有发生事故就说明自己运气好,一次不发生事故就说明自己的安全意识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电工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如,有的电工维修人员认为:不会出事故,这次没有出事,下次也不会出事;有的电工维修人员认为:出了事大不了以后再换一个地方工作;有的电工维修人员认为:只要设备正常运行就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其实这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它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2.电工维修人员往往忽视安全生产

电工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比较注重生产,而忽视了安全。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往往不考虑安全问题。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电气火灾,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电工维修人员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纠正电工维修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一)加强员工教育;(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四)加强设备巡视;(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牌等。

3.电工维修人员对安全知识学习不到位

电工维修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如果电工维修人员不能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就会对其自身安全造成威胁,从而引发各种事故。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据统计,电气故障90%是由于对电气设备不懂而引起的。因此,只有对电工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才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规避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电工维修人员必须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才能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电工维修人员缺乏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导致其在工作中常常违章作业。比如:有的电工维修人员不知道带电作业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有的电工维修人员不知道进行电气检修时一定要停电;有的电工维修人员不知道进行检修时应由两人同时进行;有的电工维修人员不知道在工作中一定要穿戴绝缘手套等等。

4.电工维修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

电工维修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电工维修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这些电工维修人员对《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电气安全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都不熟悉,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违章操作行为时有发生。电工维修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要加以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首先要加强电工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其次,对电工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最后,要加强电工维修人员的安全检查与监督管理力度。

5.电工维修人员没有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

电工维修人员没有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主要表现为:(一)维修时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未戴绝缘手套,未戴安全帽,未穿绝缘靴等。(二)维修时未按规定悬挂警示牌,安全距离不足,工具使用不当。(三)电工维修人员工作前不检查设备状况和工具是否齐全有效。(四)电工维修人员违反工作流程操作。如维修设备时不停电,在带电情况下带电作业;不验电就检修设备;不按规定操作等。针对电工维修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对电工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危害性。(二)加强对电工维修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三)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四)加强对现场检修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检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6.电工维修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电工维修人员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就容易产生习惯性违章行为。主要表现为:(一)不按规程进行操作,例如:不按电气操作规程要求接地线没有接地端;不按规程要求进行导线连接;不按规定穿绝缘鞋等。(二)不按规定使用电工工具,例如:不戴绝缘手套就用手去摸导线,用手去拧螺丝等。(三)不按规定进行设备接地,例如:不进行接地线连接,使用带接地线的设备等。(四)工作场所中使用非绝缘的材料或物品。例如:不穿戴绝缘鞋就穿着绝缘鞋、工作场所中使用绝缘垫等。(五)工作时,带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例如:带无关人员进现场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检修设备等。(六)用手去接触正在运行的设备、机具等。(七)工作场所中没有挂安全警示牌,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失效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存在,必然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程质量以及社会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从电工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诱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方法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电工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对于减少电工维修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带来的危害起到了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启航.低压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诱因及应对措施[J].大众用电,2021,36(08):63+46.

[2]赵英仓,祝林辉.浅析低压维修电工的习惯性违章[J].科技风,2014(14):234.

[3]杜泉敏.低压维修电工的一些习惯性违章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0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