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4
/ 2

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刘勇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业关注的焦点,但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所以要根据工程特点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必须提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觉悟,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其建设风险和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保证建筑工地的安全以及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对建筑的建设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十分关键,在我国,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隐患所造成的现场安全事故数量较多,造成的伤亡数量仅次于矿产行业,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已逐渐受到工程建设部门与施工部门的关注,并预计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此项工作将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关注与研究重点。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建筑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是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部分施工问题也越发凸显。部分建筑企业过于关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甚至在施工的时候还会使劲压缩成本,致使工程项目还没完工就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埋下安全隐患。另外,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这些人员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意识不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而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没有很好地进行安全培训,施工时常有不规范操作。建筑工程施工应当以安全为基础,这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建筑工程是比较综合且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更是会对建筑工程的最后建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保障相关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强化其整体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员需要全面配置建筑现场所涉及到的各类建筑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的实际需求。

2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

2.1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

部分施工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没有明确划分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无法对应到直接负责人,各管理人员之间就会相互推诿,进而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无法发挥出实际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主体划分不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无人执行等情况较为普遍。此外,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内部使用的工程安全管理方法普遍较为落后,难以适应当下建筑项目的特殊需求。大部分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具有普适性,但针对性较低,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不足。

2.2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进度、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对象,其中,安全是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及工程经济效益的前提。施工企业是营利性组织,有进度才有利润,而项目管理人员的收入与项目利润挂钩。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只注重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较为常见。另外,由于安全意识不强,部分管理人员并未针对施工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致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和当地的实际条件,将施工地块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需要在施工作业区、材料库和施工人员居住地之间设立明确的安全距离标志,尤其要注意防止掉落的障碍,并将其摆放在醒目的地方,以便让施工人员能够轻松地通过。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管控措施,并且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部位,如出入口、基坑支撑处、施工机具储备室和施工用水池,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设安全保障措施、张贴安全保障标志、悬挂安全警告牌,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地保障施工的安全。在进行建设项目时,施工人员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选择适当的防护装置。同时,他们还需向专业的技术人员咨询如何正确操作这些装置,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应该指导施工人员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标准,以确保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

3.2进一步明确和管控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素

在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中,应对建设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和更清晰的界定。首先是人员因素,对于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需要进行安全知识知识的宣传,在网络上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为了节省教育的费用,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制作安全管理视频。其次,是物料和装备,保证物料的质量和机器的正常运转,是保证建筑施工的关键,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质量监督、审核体系,对进出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随机抽査,并对各类机械进行定期检修,如有明显的磨损,应立即更换。在安全工作中,既要做好安全教育、宣传、监督等工作,又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根据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方案,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系统。

3.3增强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切实增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当前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意识、安全事故严重性、各类已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等多个方面),从而增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施工单位应对一些较为典型的安全事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相关内容培训不应只停留于理论讲解层面,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实践操作之中。因此,施工单位应适时安排安全应急演练,以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在面对重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的救援知识、逃生技巧,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及时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建立系统有效的奖惩机制,将安全生产、安全施工与现场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挂钩,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4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水平

为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施工单位必须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针对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培训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管理能力;针对施工人员,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还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风险,保障自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不但关系着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以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更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基于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增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进而全面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连斌.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5):128-129.

[2]陈福生.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产,2019(10):121-122.

[3]任琪.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