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病人镇静镇痛及护理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ICU机械通气病人镇静镇痛及护理效果探讨

陈晗赢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精细化护理ICU机械通气病患中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影响方法:本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病例,选取84例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探究组行精细化护理,对比组行基础护理。结果:探究组的病患通气时间(5.47±1.85)d、ICU内治疗时间(6.25±1.26)d、右美托咪定用量(208.05±57.29)mg、丙泊酚用量(221.59±88.60)mg相较于对比组的(7.75±2.66)d、(8.87±1.15)d、358.66±75.35)mg351.24±90.31)mg均更短、更少,表示探究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更好;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33.63±2.26)、SDS抑郁评分(32.78±2.32)都低于对比组的(38.47±2.42)、(36.75±2.23),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也都更好。结论:ICU机械通气治疗病患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更好,有效改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降低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心理状态,此种护理方法应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

我科室开展了ICU机械通气治疗病患的临床护理研究,研究了精细化护理在此类病患中的应用效果。以下为本次探究的详细分析与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本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病例抽选84例,男、女各53、31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为(65.43±6.21)岁。将所有病患随机均分两组(探究组/对比组)各42例

1.2方法

对比组病患用常规护理模式:依据病患当前病情及身体状态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为病患进行吸痰、抗感染药物、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措施,规范解痉、平喘用药保障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4小时监护通气辅助治疗,根据病患情况调节压力水平至病患自主呼吸情况稳定。对探究组病患采用精细化护理:根据病患具体病情以及心理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精细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依据护理方案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完善护理流程与监管体系,对病患疼痛、心理状况进行每日详细记录与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1]。②建立人工气道,对病患插管导管进行妥善护理,检查导管插管状态,防止病患非计划拔管,对病患呼吸道加温湿化护理,及时帮助病患翻身以及扣背排痰,做好吸氧护理[2]。无创呼吸机通气护理:病患选择合适的面罩,减少漏气量、增加舒适度;帮助病患进行食物残渣清除,防治产生感染等情况;做好病患排痰、药物吸收强化护理,确保病患状态稳定[4]。③每日清晨定时停止对于病患镇静镇痛药物的输注,并唤醒病患,观测病患自主呼吸状况,持续监护记录,完成评估,记录呼吸机状态。④观察病患面部颜色的变化,病患的情绪发展,呼吸频率和心率等,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的状况发生,若病患病情发生进一步发展,应及时上报医师,做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密切注意病患的意识和瞳孔的变化,以防止颅内压增加;当病患肌肉紧张时,必须给戴上牙垫,以避免病患的口腔被自己咬伤。对病患病情进展及各项指标严密监测,吸痰后注意清洁口腔。调节房间内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的适宜,如果太干燥不利于病患气道痰液的清除⑤对所有病患进行各项临床指标和心理状态调查,总结数据并分析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并分析t值、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患各项镇静镇痛治疗指标对比

护理后探究组病患的各项治疗指标更优,表示本组病患治疗效果更好。具体结果详情见下文表2-1:

表2-1两组病患各项镇静镇痛治疗指标对比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对比组

t

P

病例数

42

42

0.000

>0.05

通气时间(d)

5.47±1.85

7.75±2.66

5.673

<0.05

ICU内治疗时间(d)

6.25±1.26

8.87±1.15

11.776

<0.05

右美托咪定用量(mg)

208.05±57.29

358.66±75.35

28.482

<0.05

丙泊酚用量(mg)

221.59±88.60

351.24±90.31

7.895

<0.05

2.2两组病患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指标对比

探究组的病患SAS、SDS评分更低,表示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见下文表2-2:

表2-2两组病患心理状态指标对比(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对比组

x2

P

病例数

42

42

0.000

>0.05

SAS

护理前

52.64±2.54

52.34±2.76

0.225

0.05

护理后

33.63±2.26

38.47±2.42

12.765

<0.05

SDS

护理前

52.78±2.64

52.23±2.75

0.7232

0.05

护理后

32.78±2.32

36.75±2.23

9.843

0.05

3.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模式,对ICU机械通气病患进行护理,效果较为优异。根据本次实验可见,探究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指标更优;病患SAS焦虑评分(33.63±2.26)、SDS抑郁评分(32.78±2.32)都低于对比组的(38.47±2.42)、(36.75±2.23),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也都更好。

由此,可得: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病患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更好,有效改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降低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心理状态,将此种护理模式应用于此类病患的护理中,对病患的预后将有更为积极有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eCASH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6):2895-2899.

[2]刘沛仪,姜丽娜,麦惠诚.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0,37(05):90-91.

[3]张海妹,唐巧,胡秀玲.基于eCASH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ICU机械通气谵妄的预防效果[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04):288-290.

[4]胡蕤.ICU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护理的实施与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12.DOI:10.16281/j.cnki.jocml.2020.42.097.

[5]肖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4):6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