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对策

夏方方  ,毕欢欢

山东金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现实应用,主要用于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的解决,涉及地基、基础、地下工程、边坡等。地质勘察技术包括多种具体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意义深刻,主要原因是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比较大,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应用,满足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各方面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下水;问题;对策

1水文地质勘探的意义

调查和分析地下水分布及形成规律,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最关键的任务。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对地下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一定了解。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是确保其结构稳定性及持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地下水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地下水位的高低,因此,相关地质勘探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这就造成了工程地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不利于建筑物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能的提升。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其研究力度。而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勘察工作,导致很多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不准确,从而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可见,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整体工作对于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

2.1地下水动力压变化影响

地下水动力压变化通常集中在渗透力这方面,如果发现岩土体内的水分含量比较高,那么水则会在其内部进行流动。由于受土壤阻力带来的影响,地质结构面临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渗透力发生变化。渗透力大小不仅会影响工程整体稳定性,还关系到建设的安全,因而相关人员需注重这方面。根据岩土工程建设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对自然过度开发导致渗透力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破坏岩土构造同时,还出现岩石瓦解这一问题,这给地下水动力平衡造成极大的影响。地下水位频繁发生变化时,会使得膨胀性岩土发生物理性变化,且胀缩变形情况的发生出现不规则问题,从而使得变形出现循环情况,降低岩石稳定性。若是处于平衡状态,动水压力并不会对岩体安全性造成影响。

2.2地下水位变化影响

2.2.1地下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对地基承载力产生影响,即使在工程建筑建设中选择稳定性强的结构以及坚硬的岩土材料,但是随着水位上升,相应的承载力会下降,这会给工程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通常来说,地下水与岩石中的矿物质相互结合,这会使得地下水容易腐蚀,致使土壤出现盐碱化,最终对岩土工程建筑物带来损害。另外,地下水上升还会使得土壤结构出现变化,易引发自然灾害。

2.2.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建筑物地面发生沉降现象,这也是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遇到稳定性不强的岩层,必须要按照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实际施工中若出现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会使水位下降,且地面支撑力也会受到影响。结合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地下水抽取不合理问题,主要是因抽取过多使得地下有比较大面积的空洞现象,进而影响承载能力。另外,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2.3海水入侵

在目前水文地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海水入侵。之所以会出现这问题,是因相关施工单位在开采前,地下水与海水正处于平衡的状态中,这两者不存在倾倒和混合的现象。但是由于施工单位过度使用水资源,导致地下淡水开始向大海流入。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海淡水量,同时还给海水与地下水的路线产生严重影响,最终使得地下水出现腐蚀问题。

2.4地下水位反复升降

造成岩土工程中岩石性质物体所出现变形的原因为地下水位反复升降,这会给岩土工程的稳定结构带来不小的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地下水位的上升水平超出规定范围时,岩石性质的物体则会出现膨胀;地下水在下降时,岩石性质的物体体积会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岩土发生的变化相反,具体而言就是指其面积逐渐缩小。对于地下水位出现反复升降现象,岩土变化并没有固定规律,但是膨胀和缩小情况会经常发生,若不进行有效解决,则会出现不可逆的岩石形变问题。与此同时,地下水位升降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地质开裂,这给岩土工程相关的建筑物体稳定性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另外,地下水位的反复升降,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实际承受力,还会导致土壤中铁和铝化学元素的流失,致使土质疏松,加大岩土工程建设的难度。

3水文地质问题解决提升路径

3.1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我国已全面完善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勘察的目标、方法和任务。在实际工作时,有关勘探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态度,以保证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搜集有关的地形、地质数据,以确定其具体的分布特点及使用情况。同时,还要加强与设计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状况,并严格执行钻探、取样、试验等工作,最后还要编制勘测报告,确保勘探工作的质量。

3.2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意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时候,对水文地质调查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在进行钻井作业之前,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在实地勘测时进行实地水文地质对比与分析,同时,必须弄清地下水的分布、流向、水位等,以便准确把握地下水的埋藏状况,并能有效地总结出地下水的演变规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地基的抗浮力、渗流变形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岩土的稳定性,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

在实际勘察中,有关部门也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以防止其对工程建设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比如,有关人员必须对地下水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在工程中的腐蚀作用进行研究,对膨胀土、风化岩、软岩等不良岩土进行了精确的分析与评估。在进行分析的同时,有关工作人员也要弄清楚管涌、流砂等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由于受压水的影响,在开挖之前,必须对基坑的受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另外,在实施工程降水作业的时候,也要对施工中所有出现的问题都进行深入的分析,以防止对工程边坡、基坑等地基的稳定造成影响。

3.4提高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各有关单位应从整体上提高勘探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勘探员的技术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积极高效地开展有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使勘探员对新知识、新规范、新技术有大概的掌握,把理论基础打实,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勘察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地基与基础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加强对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视,深入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促进我国岩土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立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5):64-66.

[2]白俊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211-212.

[3]邱瑞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23-24.

[4]边洋洋,裕凯.岩土工程勘察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9):38-40.

[5]姚刚.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5(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