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王争

210106198105285532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建筑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基于此,文章立足工作实践,介绍了建筑的概念及特点,探析了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为我国今后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为了研究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内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诸多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整理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列举了当下建筑行业主要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强化安全意识、重视岗前培训、划分施工区域等几个主要应对措施。只有提高各方面人员安全生产认知,实事求是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以及正确评判区域设施的安全系数,划分合理的施工区域,才能使安全生产不再流于形式,切实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保障施工安全。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研究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建筑发展水平,逐步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条例。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提供了一个安全框架。而作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生产、评估、优化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依据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即在立项之初,便应按照项目管理层级安排,形成各级施工管理目标和责任划分,以此分派安全管理任务,通过岗前培训以确保项目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人监督和负责。其次是要制定安全施工方案,针对风险较高的工种以及施工环境,延请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专项办法,以此来解决特殊的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岗位,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现有安全生产的不足。再次是向各施工小组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工作。在分配施工任务的同时,还应组织各施工小组进行培训,向其交代各施工环节的安全守则,以及操作的安全规范,同时监督现场施工的安全状况,合理规避风险。最后是定期进行安检工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守则以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使各级施工小组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建筑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整、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置缺乏标准和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致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员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如2017年12月,贵州省毕节市某医院新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经查,该工地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2.2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不足

在进行建筑项目时,安全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包括使用安装的安装材料、保证操作的安装措施、进行安装和维修。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加强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只有做到充分的准确性和完善性,才能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当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导致了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深度的宣传,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及缺乏长期的维护。另外,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部分地区的安全状况比预期的更糟糕。因此,需要加强对安全的关注,提高整体水平。采取此种方式将无法获得最佳的安全性,而且可能严重损害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

2.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安全防护设施需资金投入,虽有安全文明施工费,但部分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考虑,或者施工现场不规范、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围挡、警示标志等,导致工地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无法保证安全性。如2021年5月,江苏南通某建筑施工现场因缺少安全防护设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未按规定固定安全绳,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其业务素质及责任意识。

3.2加强安全培训

岗前培训是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的必修课,作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这一过程,对即将进入工地的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将安全生产知识与各工种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灌输到施工人员脑中。使其对即将面对的作业工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在培训结束后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借此来检验其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施工作业进行中,各施工单位还应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与训练,包括施工对象、新型设备,确保每个工种的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工作流程以及质量要求。最后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其专业技能做到充分的评估。这样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质量保证与生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3.3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围挡等,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万无一失。

3.4监理单位环境安全监控

(1)监理单位明确环境安全监理总负责人,制定环境安全监理办法、施工现场巡查制度、施工现场监督制度等,确保环境安全监理工作有序开展。(2)在施工阶段,监理单位要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环境安全工作体系是否完善,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是否执行到位;监理方不定期巡查施工区域,纠正施工方的违规行为。(3)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环境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检查环境安全工作档案是否齐全;监理单位要重点监督环境敏感区的施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4)当施工现场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监理单位要深入调查发生事故的原因,指挥施工单位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环境污染扩大化。(5)在施工阶段,监理方要定期向政府环保部门上报有关环境安全工作的报告,在监理日志中记录环境安全工作的内容,确保环境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均有依据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是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但是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通过对诸多资料的研究总结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制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而目前对于问题的解决要从根本上增强施工单位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静,张世勇,王雪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施工技术,2020,49(4):1-4.

[2]刘铁成,李翔,梁国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1(1):12-17.

[3]邓立新,刘永强,陈海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管理,202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