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加强电力通信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探究

付晨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土右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100

摘要: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建设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承载着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网等重要业务系统.通信电源是电力通信的"心脏",肩负着为各种通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源供电的重任.电源设备供电质量及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运行安全.随着通信通道在电网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对通信电源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通信电源运行维护;探究

一、电力系统通信电源概述以及通信电源维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有了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极大地推动了电源系统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型电磁材料的应用,功率变换技术的进步,控制方法的改良等,都促进了通信电源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提高,都在降低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的工作电源采用的是交流电电源,通信设备则主要采用直流电电源,为光纤、微波、载波及交换设备供电。从安全运行的层面来分析,伴随着现在高稳定性的光通信设备的广泛应用,通信电源故障在电力通信故障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而且,提高通信电源的安全性将会进一步提升电力通信系统实际中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管理和维护好电力通信电源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二、通信电源的运行维护

    1.对VRLA密封式阀控铅酸蓄电池组的维护

在对VRLA电池组的日常维护当中对端电压的定期检查是极为重要的,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接口有无损坏进行检查,还要对电池有无变形和漏液情况进行检测,除此之外对VRLA电池组的阻容量进行检测时需要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池组,确保VRLA电池组接口处的保养工作能够做好做细,而这也为后续电池组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

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按照运维的规章制度对各个零部件进行严格检查,其中包括对通信电源设备的排线、电缆以及断路器等等进行核查,除此之外通信电源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和运行温度湿度也需要进行严格把控,确保通信电源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在对通信电源设备的运维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供给施工人员安全的施工环境,保障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在运维过程中万不可单人操作,还是需要以两人制的规定严格进行,而在对智能电源通信设备的实际维护过程中,为了确保运维工作高效开展以及保障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在进行断电维护时一定要挂上维护检修的警示牌,避免其他不知情人员接近防护栏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与此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通信电源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对通信电源模块的维护

相关技术人员在对通信电源模块进行维护时,对电力通信机房内的接地、机架等进行详细检查,而为了能够提高通信电源模块的运行效率,需要利用UPS不间断电源来加强维护力度,而且还可以利用通信电源的监控系统对其进行动态实时管控,通过对其进行动态跟踪使得通信电源供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被处理,如此一来不及能够使故障问题所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还能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电源设备运行数据库,从而使得电源设备运行数据库能够为相关运维人员维护通信电源设备所用,大大提高通信电源设备在电力通信机房中的有效应用。

    4.蓄电池组远程维护

为做好电力系统通信直流电源蓄电池组远程运维,需要将在线核容技术应用于通信电池组的远程维护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做好基础工作,将常见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核容技术分为DC/AC逆变电网放电、DC/AC直流实际负载放电、假负载放电以及调整整流器电压放电等,根据这四种方式的原理进行描述,使得通信电源能够通过蓄电池组远程维护的方式,应用于电力通信机房当中。

    5.强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无人值守智能技术

电力通信技术中最成功、最有前途的应用,就是智能化应用,他们把通信电源与智能有机结合,确保通信供电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智能监测技术能够保证24小时供电。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指标和操作状况的智能监测。运用数据分析,迅速地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预防更复杂的故障,防止更严重的问题。

    (2)通信电源电能质量监测分析

对于通信电源的电能质量监测技术主要有:①对供电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了解供电网络的动态;②分析诊断其变化,即通过对电能质量资料的细致分析,计算分析电网结构的固有共振特征;③对电源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造,对通信电源的谐波负荷、电能质量提出技术咨询;④在通信电源设计中,应根据负荷特性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线路损耗,减少设备损耗。

通信电源电能监测装置的发展趋向是采用永久的固定装置,以实现实时监测。该装置具有在线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实时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

    (3)通信电源故障应急预案

除了进行日常的维修和管理,还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紧急情况计划,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仿真演练,以验证纠错方案。比如,在某电网的运营过程中,监测中心发现一台无人值班的供电装置出现了不正常的电压下降,需要马上通知有关部门,检查线路状况。如果短期内不能恢复电力供应,必须采取下列紧急情况。首先,安排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按设备的重要性对电源进行处理,对不重要的设备应提前切断电源;其次,根据电池的容量和耗电情况,估算电池的续航时间,为后续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假定电池的容量是300 Ah,所有的设备消耗10 A/小时,电池3年,能量为0.85);最后,设置电压稳定装置。在紧急情况下,根据抢通、维修、替换等原则,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

    6.推行部门信息协同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新投运变电站及部分老站通信设备采用站用一体化电源,通信设备供电状态尚未接入通信调度监控。通信部门和运检部保持紧密联系,并制定了工作协同机制。当出现10 k V线路停电检修等影响通信运行情况时,相关责任部门须通过协同应用系统会签等方式及时告知通信调度,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坚决杜绝因线路问题造成蓄电池深度放电及设备掉电影响通信系统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7.推行动环监控覆盖

监控系统对整个通信电源运转工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变电站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动力环境监控单元,将本地监控信息传输到通信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设备遥信、遥测、遥控功能。监控系统将电源运行数据和告警信息传送到7×24 h通信调度值班室,通信调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一旦发生故障,监控系统能迅速、准确定位具体位置,为技术人员提供一手资料,加快故障恢复速度。同时,企业规范告警信息处置流程,强化监控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确保动环监控系统数据和告警信息完整准确,保证通信机房重要设备稳定可靠和运行环境良好,提高设备运行和运维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结语

在国家电网中,电力通信电源系统属于格外关键的一环,因此电源体系的运行与维护方案必须得到进一步完善。不仅应重视其现实操作的实践可行性,而且还应突破现阶段的技术制约,实现细节创新。只要结合通信机房的具体实际环境,应用经过改良的系统操作设备,就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实现电力通信的有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侠.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J].中国新通信,2017,19(03):32.

[2]李子安.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07.

[3]黄惠明.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及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