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赵慧博

吉林市中心医院 1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采用人际沟通理论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本院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5日在我院急诊病房实习的4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融入人际沟通理论,观察带教前后护生、带教老师的焦虑心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关于患者满意度,带教后评分高于带教前;至于实习护士与带教老师的焦虑评分,带教后评分低于带教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际沟通理论可以改善急诊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人际沟通理论;急诊病房;护理带教;应用效果

急诊病房接收患者都属于急危重症,所涉及的抢救设备较多,由于抢救时间紧迫,对急诊病房护理人员的人际沟通、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比较严格[1]。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理论知识转向实践的第一步,也是培养护生未来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重要阶段[2]。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要有很好的交流,才能确保临床教学任务训练完成,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加强临床教学中的人际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在医院急救工作中如何运用人际沟通理论来提高护生的工作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试验选取本院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5日在我院急诊病房实习的4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均是女性,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12±1.45)岁。

1.2治疗方法

人际沟通理论:(1)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临床实习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让护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来自带教老师的关怀,提高其归属感,激发学习临床急救护理的兴趣。带教老师交流方式:①适应阶段。向护生讲解科室的有关规定以及工作流程,介绍急诊科室的环境。讲解如何区分患者的病情、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内容等知识,为了让护生对急诊病房护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带教老师应该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操作。②学习阶段。鼓励护生积极参加急诊病房的护理工作,括危重患者的卫生清洁、预防并发症的措施等,注重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3]。③实习阶段。指导护生做好急危症患者抢救等护理配合工作,培养护生独立的急救处理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与护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对护生的学习和情绪变化及有更多的帮助,并进行相应的引导。为护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平台,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激发护生独立思考能力。(2)与临床患者之间的沟通。急诊病房的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别强,涉及面积广、风险性高,临床护患关系更加复杂。带教老师要学会灵活应变,对患者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为护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首先引导护生与中青年患者进行交流,在交流期间注重交流的技巧。之后,将老年患者列为重点照顾的患者,多用礼貌称呼,尊重、理解、关怀患者,有利于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更多地关注,在护理期间要加强患者用药后副作用的监控,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要重点关注。(3)与护士长之间的沟通。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与护士长展开积极地交流,并将护生的实习状况及时地告诉护士长。由于急诊科是接收患者病情危重,人流量大,给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4]。因此,需要根据护生的能力合理制定排班制度,让他们在急救护理工作期间,能够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4)带教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所有的带教方案都是由多名老师来执行的,这就要求每一名老师都要掌握好每一期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每一期的教学方案在交接的时候都要保持一致。在每一期实习结束之前,这一期的带教教师要带着护生做一个总结和交流。

1.3评价标准

满意度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100例急诊病房患者,在现场将问卷分发出去,并将其收回,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高,对应分值就越高。采用SAI量表对带教前/后护生与带教老师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共20条目,分数从0~10分不等,焦虑感受越明显分数就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3.0处理数据,t作用是:检验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是()。P<0.05,差异显著。

  1. 结果

关于患者的满意度,带教后评分高于带教前;至于护生与带教老师的焦虑评分,带教后评分低于带教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组别(例数)

满意度评分

护生焦虑评分

带教老师焦虑评分

带教前(n=4)

90.43±5.34

31.48±3.29

47.85±3.94

带教后(n=4)

98.73±6.05

24.75±2.47

28.08±2.76

t值

6.434

9.884

6.108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人际沟通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进行的一种交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5]。人际沟通在医院的护理带教工作中也同样重要,有效的沟通得以传递信息,有效避免冲突,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人际沟通能够传播积极的社会观念,让人们的社交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对创造良好、和谐的团体范围有很大帮助。另外人际沟通可以提高身心健康,一人的沟通以及分享自己的心情,可以提高自身的情感,让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提高自身的安全感。人际沟通可以帮助人们在困惑、迷茫时,从别人那里寻找答案,并参考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来做出更好的决定,对提高人们的心理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融入人际沟通理念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焦虑评分有了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人际沟通里面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焦虑心理,并且可以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究其缘由,引导护生掌握与临床患者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重视患者的感受,取得临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人际沟通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引导。此外,根据护生的能力合理制定排班制度,减轻护生的工作压力[6]。人际沟通融入急诊病房护理的带教过程中,通过与护生、临床患者、护士长以及带教老师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让急诊病房的带教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让护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急诊护理知识,并认真思考,进一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人际沟通理论可以改善急诊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王俏芝,郭佳莹,夏彩金等.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7):33-35.

[2]周丽华,张敏兰,杨亚平,等.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4):151-152,155.

[3]张静敏,叶磊,邹利群.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136-139.

[4]陈希.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4):21-23.

[5]江英,陈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门急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3):171-173.

[6]付富霞,冷从玉,熊宇勤.护理教学中开展护理评判性思维教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