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在治疗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安全护理在治疗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杨然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胸泌外科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风险评估结合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5月至20235月医院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比较两组导管引流有效率、焦虑抑郁、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引流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护理可提升引流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安全护理;泌尿外科;微创手术

引言

老年人随着身体各项机能不断衰退,容易出现泌尿系统异常,部分疾病需要采取微创手术治疗。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本文探讨安全护理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1~85岁,平均(73.17±3.46)岁;泌尿系结石8例,前列腺增生9例,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10例,泌尿系肿痛7例,其他6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2~86岁,平均(73.48±3.56)岁;泌尿系结石7例,前列腺增生11例,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8例,泌尿系肿痛8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行手术治疗;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中途退出研究或转院。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安全护理。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d探访患者,了解其病情及情绪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和手术通知单为依据,提前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2)核对手术信息。手术室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对遵医执行状况和交接内容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签字确认,再将患者推入手术室;术前再次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同时做好记录;在确认手术信息和交接患者时,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逐一签字。(3)保持体温正常。麻醉会削弱机体的产热能力,加上术中暴露、失血,会使患者体温下降,进而引发心率异常、凝血障碍、低体温等现象。护士应适当调节手术室温湿度,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为患者做好局部保暖,加温灌洗液至37℃再使用。(4)体位摆放。按手术要求为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保持患者安全舒适、呼吸畅通,注意防止神经和血管损伤,或发生骨折、脱位等不良事件,保证患者体位安全性。(5)灌洗液管理。认真核查灌洗液名称,避免误用;按手术要求调节冲洗水压,注意冲洗速度、温度和流量,确保不间断通畅冲洗。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应避免过量使用灌洗液导致肾功能和肾皮质损伤,防止因手术时间过长可能造成水分子进入血液而引发并发症。(6)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变形,确保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防止出现大出血;按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放置双J管后出现的疼痛感会增加患者膀胱压力,对此,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排尿训练,避免憋尿导致尿液反流。(7)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渐给予患者流食、半流食、普食,坚持少食多餐,注意清淡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8)切口及疼痛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情况,每日定时消毒,防止切口感染;对于术后尿道口肿痛、膀胱收缩痛或切口疼痛难忍者,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导管引流有效率、焦虑、抑郁状态、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1)导管引流有效率:导管引流包括有效(引流通畅,无阻塞、扭曲,引流管位置符合要求)、无效(出现导管滑脱或出现并发症)。(2)焦虑、抑郁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3)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护理缺陷包括药物配发错误、身份识别错误、基础护理不到位及输液管理不佳等。(4)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导管引流有效率

观察组导管引流有效38例,无效2例;对照组导管引流有效30例,无效10例;观察组导管引流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高(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

2.2焦虑、抑郁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x-±s)

2.3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缺陷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例(%)]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经得到医患的共同认可和接受。但微创手术仍然是应激源之一,会导致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部分患者合并慢性或基础性疾病,将会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护理难度。有研究表明,通过术前全面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应用可行性强的安全护理措施加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不良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安全护理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开展安全护理的实验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应用安全护理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青青.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与护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134-135.

[2]郑芳芳.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因素和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73-274.

[3]陈颖娟.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9):1224-1225.

[4]翟林敏,田媛.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2):94.

[5]王严慧.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