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查、早诊、早治,内镜筛查,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早查、早诊、早治,内镜筛查,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

欧鸥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餐桌上菜品越来越丰富,这也导致了不同食材需求量的增加。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与过度的追求经济利润的影响下,尤其再加上“科技与狠活”的加持,使得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加之人们不良饮食习惯与作息方式,都在“摧残”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消化道早癌就是其中十分明显的“人类健康杀手”。消化道早癌除了食品健康因素之外,消化道早癌也有着家族遗传倾向,而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消化道早癌是指消化道早期肿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好发于40岁以上高危人群,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人群、长期消化道病变人群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均为消化道早癌的好发人群。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多数已经发展到了癌症中晚期,治疗效果差,预后不好、生存期明显缩短。因此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早期发现胃癌并且及早治疗,有着95%的五年生存率,而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能超过90%,就连被称之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如果能早发现的话,五年生存率同样可以达到86%。所以,消化系统早癌的筛查必须得到重视,而内镜筛查是绝大多数消化系统肿瘤筛查的“神器”。

一、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是指消化道肿瘤的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局限于粘膜层,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和早期肠癌。而不同部位早癌也有其特定的概念,早期食道癌通常是说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多为原位癌或粘膜内癌,一般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表浅性食管癌则可以解释为浸润到粘膜下层,不考虑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是指肿瘤的浸润局限在粘膜或粘膜的下层,与病变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早期结直肠癌是指癌变组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都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的下层。

二、内镜筛查重点人群

    根据我国相关统计网站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300万人中,消化系统来源(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胆囊癌)的肿瘤死亡人数竟占了150万,也就是说,有50%的癌症患者是死于消化系统肿瘤。所以说,对于一些高发的高危人群,必须要及早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从而早查、早诊、早治。

因此,有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的人群都是属于有着高风险的人群,需要及早进行内镜筛查。

第一,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有胃粘膜中度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的患者;

第二,存在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第三,常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黑便、血便、烧心等症状的人群,以及曾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

第四,喜欢高盐饮食的人群,如平均盐摄入大于20g/天的人;

第五,日常喜好食用烟熏、煎、烤、炸食物的人群,即一周日超过三次以上;

第六,长期吸烟的人群;

第七,重度饮酒或喜欢酗酒的人群。

三、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诊断

消化道早癌会经历较长时间的癌变期,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在进行内镜筛查时需注意仔细观察,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检查点。需要引进高精尖的先进设备和内镜检查技术,例如高清的电子内镜,或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或激光内镜与超声内镜等等,这些先进的内镜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怀疑发生病变的位置,需要进行反复、仔细的观察,每一名进行内镜筛查诊断的医生都要做到认真、细心。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诊断,需重点观察和判断以下表现:

1.早期食管癌的主要变现:其在白光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色泽的变化,粘膜发红,树枝状血管网消失或者不清晰,粘膜较为粗糙,具体表现为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存在隆起,或出现凹陷,此时可采用碘进行染色,以明确发生病变的具体范围,如无法做出准确诊断需及时进行活检病理检查,以帮助提高诊断准确率。

2.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在白光胃镜下主要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如:病变会出现明确的边界,色泽和表面会出现细微结构的变化,如发红,则通常可诊断为高分化腺癌,而颜色发白的患者则大多是属于低分化腺癌,多数早癌合并明显的萎缩和肠化生,可采用靛胭脂和冰醋酸方法进行染色,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病变具体范围,而且还可观测到病变细微结构和血管的变化,如使用放大内镜进行胃早癌的诊断,会有很好的效果,而超声胃镜则能够对胃早癌浸润深度予以准确诊断。

3.消早期结直肠癌:在内镜下主要的诊断重点和要点在于:白光内镜下会表现为息肉,由于大肠癌90%以上是因息肉而导致,只有其中少数病变是属于浅凹陷性病变,而对于部分疑似发生病变的位置,则需要尽快进行常规取病理活检。

四、必须要注意的重点内镜筛查项目

第一,胃肠镜检查。

在消化道上皮进展为浸润癌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早癌和癌前病变阶段,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就可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予以早期治疗,最佳效果甚至可以根治,目前的最佳选择是电子胃肠镜筛查,其直接进行胃肠道直视检查,还可予以染色与放大检查,甚至可取活检进行病变的准确定性,同时还具备微创治疗功能。电子胃肠镜内镜筛查是现代胃肠道肿瘤和食管肿瘤筛查诊断的金标准。

第二,幽门螺杆菌检测C14或C13呼气试验。

    依据当前世卫组织所进行调研的报告显示,每年新增胃癌有近50%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所以,成年人进行内镜筛查消化道早癌需重视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检测到存在感染必须要及时进行根除,从而降低患胃癌的概率,特别是存在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胃癌家族史、难治性胃溃疡等症状的人群。

    在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后如发现存在已经癌变的早期肿瘤或良性肿瘤,则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可有效阻止消化道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可做到早确诊、早治疗,减小创伤、减轻痛苦。

五、以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消化道早癌发生率

(1)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膳食结构,尽量少食用一些不易消化的事物;

(2)所有选择食用的食物都必须要保持清洁卫生;

(3)尽量少食用带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每日三餐必须要做到规律性进食,不可过饱,但也不可不食,尤其不可养成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

(5)注意不可食用过多油腻、生冷、过硬的食物;

(6)每日三餐餐后可适当活动,如散步,但不可在餐后就开展剧烈运动;

(7)要注意戒烟、戒酒,且每日必须要大便一次,以促进循环。

    由于消化道早癌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大多需要通过筛查才能发现消化道早癌,通过高质量的内镜体检及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切除,甚至可以实现完全治愈,许多患者可以免于痛苦的放化疗、或是开胸开腹手术。而如果患者等到出现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此时患者实际情况大多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生存率大大下降。因此,必须要早查、早诊、早治,进行内镜筛查,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