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李莹

身份证号码:6531011986012020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下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诸多方面提升自动化的运行水平,从运行、检修等各方面实现智能化的控制。文章对智能化技术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字: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智能技术

引言

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找出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有效解决,为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

1智能化技术概述

当今社会现代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技术是未来科技发展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及技术创新趋势,更是电力系统实现平稳发展的核心所在。通常来说,即为事物借助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使自身属性符合各种需求的过程。智能化技术融合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个过程中,即可确保系统提供智能化操作,同时也提升自动化实践的控制效率。另外,电力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使电力系统作业是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并使电力系统运营效率得以提升。对照传统电力系统控制方式而言,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与适应性两个方面。智能化技术发展以多个学科为依托,加之自身功能复杂且模块众多,因此电力自动化引入智能化技术应用前,要确保相关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同时要开展实际运行的测试,以确保二者实现有效与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即可推动电力系统调节功能与控制水平的提升,也可确保系统运转性能得以提升,尽可能减少故障发生的机率。电力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要全面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管控能力,使自动化控制过程更为简捷与灵活,因此未来发展潜力广阔且巨大。

2智能化技术使用特点

智能化技术的使用通常能够模拟人类的认知,以提高计算机操作的可靠性。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特征是更加的复杂化和系统化,这些技术通常和计算机、语言学和生物学的技术发展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智能设备的使用领域愈来愈广泛。在供电系统领域,智能设备得到了更大的进步,能够单独进行复杂的工作,这种应用对设备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大。从整体实践来看,智能化技术对于系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根据数据变化进行针对管理,这些操作能够保障工作的安全性,并合理调节智能数据,减少了人工管理带来的安全危害,提升了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精度。管理智能系统中如果出现不同的数据,可进行顺序管理,在发现情况后,利用数据挖掘做出正确的计算。当设置控制器后,根据电气控制状态和管理逻辑,制定合理的计划。自动化技术由于传感器与大数据处理的应用,可以实现每一次工作精度的控制。在对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科学改善的同时,还能够对自动控制系统内特定的线路进行迅速定位。智能化技术有效提升了自动化控制效率,将自动化装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自动化设备有助于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从节能方面实现标准化,并按照实际工作状况加以调节,从而降低能源的耗费。智能自动化产品具备良好的分析与整合功能,可以达到对设备的精准管理,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3.1 数据的采集传输功能

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模式方面分析,目前,大多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据控制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对相关仪表设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记录、传输、备份仍采用人为搜集的方式。由于人工受制于主观等多重因素影响,经常会导致搜集的数据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发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问题,难以实时跟踪系统发展动态。信息化视域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完全摒弃传统人工数据控制形式,促使终端设备与所控制平台得以紧密相连,并依托数字化手段动态跟踪设备运行实况,实时采集传输终端仪表等相关数据,通过及时操作设备,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系统运行效率。

3.2优化设计技术的运用

结合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现状,改善设计模式已经不适应实际发展需求,经常存在设计与工业生产要求不相符的情况,进而导致诸多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工程运行质量不高等现象。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进行设计优化。比如,利用遗传算法能够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通过遗传算法中的图像精确处理、设计图纸优化等功能,可针对电气工程的具体需求提供精确的参数设计,确保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与可行性。另外,可运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方案进行优化,如利用数据输入和调整的方式,对整体设计方案实施精准修改,通过立体化的方式呈现最终设计成果,有助于做好细节处理,确保设计效果良好。并且,可以基于立体化模型与相关人员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促使施工与运营人员能够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意图和理念的理解,切实提升系统运行效果。

3.3在电力系统维修保养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和设备往往会因为各类因素发生故障,如电路老化、操作失误等,进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力故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维修保养力度,开展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工作。传统的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且维修保养效率和质量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无法处理多样化的故障,也无法基于故障制订具备针对性的维护保养措施。电力系统和设备故障往往具备较强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及不可控性,这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维修保养难度。在电力工程中深化应用人工智能,可大幅改善上述情况。利用人工智能全面收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而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判断电力系统和设备是否存在维修保养需求。若出现故障,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将故障信息第一时间发送至管理人员,切实提高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维修保养效率。应用人工智能后,电力企业仅需要加强电力系统和设备物理层面的维修保养工作即可,大幅降低了维修保养工作的人力资源消耗,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情况。

3.4电力监控技术

监控技术本身即为电力自动化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构成,更是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要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控制中心人员则要借助监控系统时时了解并掌握系统各模块及设备的作业态,及时获取电力自动化控制隐藏的问题及故障,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良性运行。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监控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远程测温、遥控电压电流等动态等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预警、并完成遥控闭锁等安全操作,提升电力控制自动化作业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电力生产的可靠性与传输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科学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定期保养系统、诊断设备病因、优化系统设计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电气系统智能化、自动化运行,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维修等各方面的应用,严格按照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标准,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毅诚.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2):122-123.

[2]梁仕谦.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20(6):23-24.

[3]黄奎皓.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上海大中型电机,2020(2):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