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镇静镇痛管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优化镇静镇痛管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作用

  ,王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430000  湖北武汉

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中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分析来了解不同管理方式起到的效果。结果: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Ramsay、CPOT、N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能够从患者身体疼痛感以及不适感降低中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关键词:优化镇静镇痛管理;神经外科;术后谵妄;应用价值

前言: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收治的患者疾病较为严重,通常是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患者疾病的有效改善,但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也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创伤,所以镇静镇痛工作的合理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手术治疗之前会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对患者手术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对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需要留置多种导管,身体也会产生多种疼痛感,如果麻醉效果较差,患者在疼痛感和不良情绪影响下就会躁动不安,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自行拔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而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身体的疼痛感以及不适感,以此不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也能从患者身体舒适度提升中降低术后谵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6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6.4±2.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在(45.5±2.6)岁。两组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也不存在认知功能异常情况,日常生活中也不长期服用镇静药物,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管理内容有以下几点:

(1)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多种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以此能够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存在较多的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1]

(2)手术进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镇静、镇痛剂,之后再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评分。有效镇痛完成后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除了要密切的观察患者各项指标,也应该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并做好患者保温护理工作。

(3)镇静药物的使用虽然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但也会提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为了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和谵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该每隔1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Ramsay评分,之后根据评分结果去确定患者镇静剂使用剂量,镇静剂使用过程中应该每日按照10%~25%安全递减,以此能够防止戒断现象发生。中断镇静剂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不良情绪引起谵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并鼓励和安慰患者,以此能够保障患者情绪稳定。如果患者疼痛感较强,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音乐疗法、轻松疗法等来降低患者的身体疼痛感[2]

1.3 观察指标

1.3.1以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研究指标有发生、未发生,发生率越低说明管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

1.3.2以两组患者Ramsay、CPOT、NAS评分为观察指标,研究指标有Ramsay评分、CPOT评分和NAS评分等几种,评分越优说明管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果实验最后得出的数据“P<0.05”则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对比

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为19.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发生

未发生

发生率

对照组

31

6

25

19.35%

观察组

31

2

29

6.45%

X2

10.037

P值

<0.05

2.2两组患者Ramsay、CPOT、NAS评分对比

    应用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Ramsay、CPOT、NAS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Ramsay、CPOT、NAS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Ramsay评分

CPOT评分

NAS评分

对照组

31

2.38±0.79

3.67±0.74

28.12±7.14

观察组

31

1.65±0.45

2.24±0.81

33.97±7.39

t值

10.031

11.081

10.307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术后谵妄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紊乱,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谵妄的出现不但会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也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出现。而为患者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管理,能够提升患者身体的舒适度,当患者身体的舒适度提升时就能避免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出现而引起谵妄[3]

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优化镇静镇痛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细妹,邓新征,王金华,陈诺.优化镇静镇痛管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3):238-241.

[2]于秀霞.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及护理[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283-286.

[3]蒲萍,吴沈,马丽萍,柯燕燕.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在N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0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