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3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策略思考

李益明

海智诺维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昆明 650000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如何构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策略,以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介绍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策略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包括建立财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等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更好地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要求。

关键词:新政府会议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内控

自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按照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核算要求,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进行“平行记账”,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既要完整反映政府收支信息,又要如实反映政府“家底”和政府运行成本,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财务内控措施来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防范风险。本文旨在围绕“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策略思考”这一主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适应新制度的财务内控策略,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通过研究,可以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1】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1.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新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正式实施,相较于旧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基本原则、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具体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包括: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强化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会计核算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明确会计核算主体范围、调整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等,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其次,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财务报告的披露和规范。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内部员工等披露财务报告,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此外,新制度还规定了财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数据的详细披露,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可读性。再次,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单位经济活动的管控流程和监督要求,以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后,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准确反映单位、单个项目等资源耗费情况,为科学开展政府绩效考评、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提供扎实有效的信息基础。。

2.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对财务信息的规范和透明度,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读性。事业单位必须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并按照规定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内部员工等披露财务报告。这要求财务信息更加规范、透明,能够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才能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形象。其次,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单位经济活动控制,促进经济活动合法合规、管控有效高效。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等,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这有助于避免财务风险和错误发生,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再次,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好的人员专业能力支持。最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还推动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决策支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内控问题

虽然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内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甚至危及事业单位的发展。本章将重点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内控问题,包括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预算控制三个方面。

1.资金管理方面的内控问题

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财务风险最高的领域之一。在实践中,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普遍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经营性资金流动性差。非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在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同时,常伴随经营性服务活动业务的开展,如医疗、教育、服务咨询等业务都会产生经营性收入。而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性资金预算普遍没有财政资金预算详实,经营性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差,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各项支出的需要。其次,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资金使用制度和流程,单位领导财务管理知识较为薄弱,导致资金使用不当,存在滥用、浪费等问题,可能导致财务损失和公信力下降。最后,资金的监管不严格。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督机制,容易导致资金管理失控。例如,有些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违规挪用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和法律纠纷

【3】

2.会计核算方面的内控问题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在实践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一些内控问题:首先,会计准则应用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不熟悉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导致会计核算出现错误。例如,有些事业单位在资产减值计提、固定资产处置、债权债务核算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如虚增收入、隐瞒负债等,导致财务信息失真。例如,某些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中对政府补助、捐赠收入等进行虚增,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减值处理,这些行为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最后,财务核算方面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有些事业单位在会计凭证的附件要求不明确,审核和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等方面存在控制不足、流程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会计核算错误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3.预算控制方面的内控问题

预算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存在如下问题:首先,预算编制不合理。有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预算调整、预算编制不规范等问题,如压低经营收入预算,提高经营支出预算,导致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影响。其次,预算执行不到位。有些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支出不规范、滥用预算等问题,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例如,有些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资金使用事前审批控制,存在采购不规范、资金挤占等行为,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最后,预算监管不严格。有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督机制,内部监督部门与业务管理职能未分离制衡,监督人员和职责不明确,监督流于形式,容易导致预算管理失控。

三、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策略的思路和方法

1.建立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并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和标准化。具体而言,应当建立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等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合单位运营实际,完善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材料出入库管理等配套管理办法,让财政预算资金及经营预算资金的管理都有章可循。

在资金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立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事前申请、收付款等各项活动,合理划分资金使用和付款审批权限,明确资金使用的内控流程,完善经济活动相关表单控制,并加强资金监管和控制。在会计核算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核算、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各项活动,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在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程序,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4】

2.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内控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和审计。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职责,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并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和程序。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发现和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内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受单位编制等客观因素限制不具备独立设置内部设计机构的,应对配置专职审计岗位人员或定期委托开展第三方独立审计检查。

3.加强预算管控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管等各个环节,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运营历史数据和预算编制标准,重点制定经营性收入目标、经营成本控制指标及经营活动绩效目标,详细制定年度经营性资金收支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注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计划性及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特别重视经营性资金使用的收支平衡,杜绝年末突击使用资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其次,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预算控制,实现预算的有效执行。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三是建立预算执行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加强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保障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接受外部审计的监督和检查,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5】

4.加强思想认识,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单位财务内控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重视,也需要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支撑。单位领导作为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运行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培育单位全体职工遵守财经纪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同时,加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支持财务人员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学习、职称考试等途径,及时、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最新的政策要求和管理技能,促进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提升。

结语

总之,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策略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不断加强内控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花.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14):0109-0109.

[2]李栋, 郭蕾, 夏彦莉,等.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5):2.

[3]舒敏, 叶茂群.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加强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思考[J]. 财经界, 2019(25):2.

[4]栾敬锋. 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  2021.

[5]刘小颖.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J]. 产城(上半月), 2020, 000(01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