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照明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地铁车站照明设计探讨

张登峰

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地铁照明的范围包括各种需要照明的场所,如出入口、公共区、设备区、风道、区间隧道、夹层等场所。本文简要阐述地铁车站照明系统构成。从地铁车站照明设计的功能性、运维便捷性、节能性,各专业不同阶段的配合方面,就设计中存在的高净空灯具设计、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灯具控制、设备房照明、疏散指示系统设计选型等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地铁车站;照明;设计

引言

地铁车站照明设计属于地铁动力照明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牵涉到地铁车站的功能性、节能性、便于维护性,故地铁车站照明设计要与装修、综合监控等专业在各设计阶段积极配合,选择合理的照明设计,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避免后期维护不便、浪费能源。

1地铁车站照明系统构成

1.1照明种类划分

照明按区域划分为站厅及站台公共区照明、出入口通道照明、设备及管理区照明、站台板下及电缆夹层照明、区间照明及户外照明等;按功能分为重点照明、值班照明、过渡照明、特低压安全照明、广告照明、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

1.2照明控制

(1)正常照明及广告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全数字、模块化、分布式、总线型控制系统,它将控制功能分散给各功能模块,中央处理器和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总线连接成一个整体,自成一完整体系,同时可通过网关连接至综合监控系统实现系统集成。(2)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内每个终端设备都有独立的地址编码,系统可以对任何终端灯具实时在线巡检,并显示所有终端灯具状态。当任一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排除故障后,报警能自动解除。(3)设备区的备用照明设置就地控制,在火灾模式下由FAS系统强制点亮。(4)车站、区间隧道内的疏散照明可由BAS控制,紧急情况下可由FAS强制点亮。(5)各广告照明灯箱采用带翘板开关的插座配电,用于广告照明的就地控制。

1.3照明节能

(1)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与对应照度值均应符合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及GB/T16275-2008《城市轨道交通照明》的要求。(2)选择节能型照明设备,车站公共区、设备区、区间隧道照明均采用高效LED光源。(3)优化照明控制模式:①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各区域(公共区、出入口通道、区间隧道等)正常照明灯具进行智能控制,包括开关控制、模式控制、定时控制等。②各出入口口部的具,可根据室外光线的情况智能开闭,避免白天开灯浪费电能。③设备及管理区的备用照明灯具,平时可以利用就地双控开关进行控制,火灾时则强制其点亮,避免长期保持点亮状态浪费电能。④车站、区间隧道的疏散照明灯具可以远程控制,平时关闭,火灾时则强制其点亮,避免长期保持点亮状态浪费电能。

2地铁照明系统的能耗

2.1广告照明能耗

地铁内设置的广告灯箱在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广告照明负荷占三级负荷的60%是地铁车站照明的能耗大户。站台候车乘客是广告照明的主要受众群体,灯箱广告主要通过绚丽的灯光和华丽的画面提升广告的效果,达到广告目的,广告灯箱亮度很高,导致了能耗的增加。

2.2站厅和站台照明能耗

地铁车站厅和站台是产生照明能耗的主要区域,站厅和站台照明是保障地铁车站点正常运营的重要前提。大部分地铁车站在设计地铁照明系统的时候没有按照地铁照明需求进行节能设计,多数地铁在结束一天的运营工作之后也不关闭站厅和站台灯光,造成严重的电能资源浪费。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23:40,站台照明系统会自动关闭区域照明,但是在自动关闭照明后,灯光可能被人为打开,处于长亮状态;站厅区域则基本上不会关闭照明。

2.3出入口照明能耗

对明暗的光线变化人眼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地铁出入口门厅、楼梯、扶梯、走廊处应设置过渡照明。前期主要设计联控开关定时关闭部分照明灯具,对外界天气、光照环境的突变应对不及时,“该停不停”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大量能耗产生。

3地铁车站照明设计方法

3.1广告照明节能优化措施

广告灯箱的投放目的是引起人的关注,广告灯箱实质上没有必要常亮。应该在广告灯箱周边设置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用于感应人的行为。在传感器中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的信号可以接入智能照明输入模块,与智能照明系统的定时控制共同启动,控制灯箱的亮度渐变和颜色变化。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可让广告灯箱在限定的时间段内,在有人靠近时才渐亮或者颜色渐变,从而大幅减少亮灯时间,实现节能。

3.2站厅和站台照明节能优化措施

地铁车站的主要空间是公共区域,如站厅和站台,公共区域是地铁车站人流量非常集中的场所,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设计公共区域的照明群组控制和预设模式,以此减少亮灯时长,同时改善照明效果,提升公共区域的照明舒适度和照明环境的安全度。通常来说,需要在结合实际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智能照明系统的场景预设功能,采取不同模式来实现节能管理,包括省电模式、全亮模式、全关模式、清扫模式、正常模式和停运模式六种模式。其中,省电模式的等级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划分,在人流量比较少的时候,可以使用一级省电模式,省电模式需要按照客流量来开启,将部分灯具打开,以此节约能耗;全亮模式需要用于人流量最大的时间段,为公共区域提供充分的照明,以此保障车站稳定运行;在全关模式下,不能关闭公共区域的应急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开启全关模式;清扫模式在地铁结束运营的时候开启,此时需要降低区域照度,满足基本清扫需求即可。

3.3车站出入口照明节能优化措施

按照空间过渡照明标准要求,在地铁车站出入口、地面厅及文化展区的智能照明系统会优先采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如果自然光条件无法满足要求,会第一时间补上灯具照明。使用智能照明系统的时候需要设置照度传感器分区,并比较系统预设数值与照度传感器传输的数值,如果后者大于前者,照明灯具会自动关闭,反之则调亮部分灯光或者开启更多的照明灯具,以提高光环境舒适度。

3.4散指示标志设计选型

地面疏散指示标志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贴附式,另一种是电光型,采取何种型式由装修专业在初步设计阶段明确,避免后期产生设计变更。贴附式疏散指示标志优点:费用低、方便施工。缺点:易脱落、持续发光效果差,易被污染、损坏。电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优点:光源采用LED,亮度高、持续发光效果好、发光效果均匀、易辨识,能更好地引导乘客。缺点:费用高,安装较贴附式稍复杂。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位置采取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策略,满足视觉连续性要求即可。

结束语

地铁车站照明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功能性要求,其次满足运营维护的便捷性,再者要满足节能性要求,如何做到三者的平衡统一,值得每个设计工作者探究,以最小的代价换来各方最优,在设计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案。对比传统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作用下的照明设计精度以及经济性,得出结论,采用本文所提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照明设计准确性,且降低建筑照明能耗。

参考文献

[1]王英龙,毛旭辉,张慧,等.哈尔滨地铁运营节能管理实践[J].交通企业管理,2021,36(3):21-23.

[2]魏振熙.电气节能技术在地铁车站供配电与照明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1,43(5):172-178,183.

[3]涂志飞.地铁车站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3):294-296.

[4]郑蒙.地铁车站公共区智能照明系统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1(11):36-38.

[5]靳尚宇,王岸.地铁车站照明系统节能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2022(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