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效果分析

向晓焓余敏(通讯作者)

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2160

摘要: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氧供不足等并发症。传统护理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和体征的监测,忽略了患儿的心理需求。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儿肺炎患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结合心理干预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效果,为优化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肺炎;转变体位;心理护理

转变体位是指通过改变患儿体位,促进呼吸道通畅,增加肺部通气量的一种护理方法。心理干预则是指通过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手段,缓解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接受度和合作程度。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可综合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有效改善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一、小儿肺炎与转变体位

小儿肺炎是指婴幼儿或儿童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下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常常导致儿童住院治疗。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根据炎症的部位和性质,小儿肺炎可以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等。小儿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发热等,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促、皮肤发绀等。小儿肺炎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结合心理干预和转变体位的护理措施对儿童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转变体位是指通过改变患儿的卧位,使胸部和肺部得到更好的通气,加速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对于小儿肺炎患者,转变体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目前,常用的转变体位包括脚低头低位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研究表明,通过转变体位可以改善小儿肺炎患者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困难和气促的出现,促进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除,从而加速康复。

二、转变体位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作用

转变体位是指根据患儿病情、病程和病理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体位进行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患儿来说,适当的转变体位可以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肺部病变。常见的转变体位包括俯卧位、半卧位、右侧卧位等。转变体位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痰液排出:适当的转变体位可以改变呼吸道和肺部的压力分布,促进痰液的排出。俯卧位可以减少肺部上部的血流量,使肺部血液更容易流向下部,促进痰液向下排出。半卧位和右侧卧位则可以减少病变侧的血流量,促进痰液向健康侧排出。

2. 改善通气功能:转变体位可以改善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度,增加肺泡通气,提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

3. 缓解呼吸困难:适当的转变体位可以减轻患儿的呼吸负担,缓解呼吸困难,减少气促、咳嗽等症状。

通过对一组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和另一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例如,研究小组在观察期间可以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焦虑评分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的小儿肺炎患者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方面,干预组的患者较对照组更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肺不张的发生率也较低。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合作度增加,治疗效果更好。

三、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作用

小儿肺炎患儿常常出现焦虑、恐怖、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缓解焦虑和恐怖:小儿肺炎患儿常常对治疗过程和医护人员产生焦虑和恐惧,这不仅会增加患儿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到患儿的合作程度。心理干预可以通过情绪疏导、温馨陪伴等方式缓解患儿的焦虑和恐怖,增强患儿的合作意愿。

2. 提高治疗依从性:小儿肺炎治疗一般需要长期进行,患儿和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心理干预可以通过教育、沟通等方式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3. 促进心理健康:小儿肺炎患儿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自卑等。心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儿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四、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法,综合了转变体位和心理干预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儿肺炎患儿的身心需求,提高治疗效果。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痰液排出效果:适当的转变体位可以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促进痰液的排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的焦虑和恐惧,减少患儿对痰液排出过程的阻力,提高痰液排出效果。

2. 缓解呼吸困难:转变体位可以减轻患儿的呼吸负担,缓解呼吸困难;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患儿对呼吸困难的不适感。

3. 提高治疗依从性:转变体位和心理干预都可以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治疗依从性,共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4. 提高生活质量:转变体位和心理干预都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

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转变体位可以改善儿童的肺功能,促进气体交换,提高氧合水平,缓解呼吸困难,对儿童的肺复张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转变体位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痰液潴留,降低感染延迟愈合的风险。再次,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情绪,增加他们的抵抗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过程。最后,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还可以提高儿童和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卫生保健知识,预防病情的恶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转变体位和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联合应用对患儿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转变体位可以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困难和气促的出现,促进病原微生物排除,加速康复过程。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儿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他们的康复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病能力。转变体位和心理干预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儿肺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积极推广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以提高患儿的康复质量。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儿肺炎护理期间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3,9(03):225-229.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3.03.054.

[2]冷瑞华,高波,高艳华.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1):46-48.DOI:10.19738/j.cnki.psy.2022.11.016.

[3]范俊霞,宋亚兰,段瑞雪.小儿肺炎护理期间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1,16(24):156-158.DOI:10.19738/j.cnki.psy.2021.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