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

张芳

十堰市太和医院442000

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中临床观察和护理的效果影方法:2022.02-2023.01时段内本科室收治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患按照收治时间先后进行分组护理对照实验。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2-2022.07;探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8-2023.01,对比两组病患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探究组病患的营养指标均优于参照组,表示探究组病患的营养状况更佳探究组病患SAS焦虑评分与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表示病患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结论: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患中采用临床观察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营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也更佳。此种护理模式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关键词: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我科室开展了针对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患的护理研究,具体探究了临床观察和精细化护理在此类病患中的护理成效,详细分析与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22.02-2023.01时段内本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患按照收治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参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2-2022.07;探究组行精细化护理,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8-2023.01每组选取病患35例,其中探究组男、女各1916例,年龄49-76岁,平均(56.52±3.15)岁;而参照组男、女各1817例,年龄48-77岁,平均(56.65±2.39)岁。纳入标准:所有病患均符合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诊疗标准,病患病情稳定,可进行自主交流;病患均已知晓实验探究目的与方法,并全程配合完成实验探究。排除标准:病患有既往精神病史;病患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病患合并患有其他重症疾病或功能障碍;病患对实验涉及药品或器械存在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探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主要包括:①临床观察:对于病患出现咳嗽、胸痛、突然发烧和其他症状应持续监护,如果病人在喝水时经常咳嗽、饭后剧烈咳嗽、多痰,很可能是由于发生感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1]

②营养干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瘘病患对营养注射的要求更高。通常使用的营养液体输注方法是推注法和间歇性泵送方法,应以病患食管瘘的位置为基础。间歇性泵送通常用于瘘口低或胃肠道蠕动性差的病患,从低剂量开始,40-50毫升/小时的泵入速度是最为合适的,对于瘘口高、胃肠道蠕动能力强的病患,再加上推注方法的使用,并注意推注速度缓慢、少量多次[2]

③胃肠道护理:化疗药物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病患必须接受放疗和肠道营养干预,且消化道反应比同类病患更明显。因此,在放疗的早期阶段,应进行预防性治疗,以抑酸和防止呕吐。对于因频繁呕吐而牵扯瘘口周围食管壁的病患,应停止放疗。放置食管支架,如果病患有腹痛和腹泻,及时调整输注的速度和剂量,进行抗腹泻治疗,减轻症状[3-4]

④心理护理:病人的精神健康与身体康复是一定有关系的。一些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复杂,治疗过程较长,康复过程较慢,导致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和焦虑之情等等。护理人员应尽量取得病患的信任和理解,使病患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5]

1.3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并分析t值、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患营养指标对比

护理后,探究组病患营养指标较参照组都更优,说明本组病患营养状况更佳。见下文表2-1

2-1两组病患营养指标对比(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参照组

t

P

病例数

35

35

0.000

0.05

白蛋白

护理前

128.75±11.12

124.13±13.02

0.135

0.05

护理后

33.67±3.88

38.67±3.42

5.385

0.05

血红蛋白

护理前

40.53±3.04

40.45±4.25

0.025

0.05

护理后

122.34±14.35

105.23±10.32

4.353

0.05

2.2两组病患心理状态指标对比

探究组SASSDS评分更低,表示本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详情见下文表2-2

2-2两组病患心理状态比(x±s

观察指标

探究组

参照组

x2/t

P

病例数

35

35

0.000

0.05

SAS焦虑评分

护理前

48.44±2.48

48.65±3.54

0.882

0.05

护理后

34.87±2.68

42.83±1.46

13.126

0.05

SDS抑郁评分

护理前

45.28±1.38

45.48±2.24

0.382

0.05

护理后

32.83±2.32

40.49±1.58

12.573

0.05

3.结论

随着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食管癌患者很难吞咽食物,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根据本次实验对比可发现护理后探究组病患的营养指标均优于参照组,表示探究组病患的营养状况更佳;探究组病患

SAS焦虑评分与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表示病患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病患中采用临床观察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营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也更佳。将此种护理模式应用于此类病患中,对病患的预后将有更为积极有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陶豫洁,侯旭荣,李白莲.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J].食管疾病,2022,4(04):312-316.DOI:10.15926/j.cnki.issn2096-7381.2022.04.016.

[2]刘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外医疗,2020,39(28):131-133.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0.28.131.

[3]张乐.责任护理小组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4):2342-2343.

[4]钱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植入输液港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6):75-77.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0.16.031.

[5]崔二莹,沈永菊.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4):29-30.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0.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