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价值分析

姜雪梅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麻醉科 北京 101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实行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联合麻醉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与我院手术室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纳入研究对象,利用正反面剖硬币法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5例。参比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在参比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轻比重腰麻。比较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共发生3例(6.67%),参比组不良反应共发生11例(24.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增加小剂量比重腰麻可降低手术不良反应,以及优化手术相关指标。

【关键词】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老年人骨骼脆性较大,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下肢骨折的骨折类型中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下肢骨折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老年人身体的承受能力和耐受性不加,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才能保证手术的有效进行。麻醉药物在发挥麻醉效果的同时,会对机体其他的系统功能产生影响,老年人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麻醉药物的影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性[2]。本文主要研究并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实行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联合麻醉的价值分析。现报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与我院手术室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纳入研究对象,利用正反面剖硬币法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5例。实验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6到74岁,平均年龄(65.81±2.13)岁。参比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7到74岁,平均年龄(65.12±2.24)岁。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90例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完成指标调查。

纳入标准:(1)老年下肢骨折患者。(2)无手术禁忌症。

排除标准:(1)麻醉药物过敏。(2)凝血功能障碍。(3)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参比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让患者的患肢向上,用碘伏常规消毒,找到患者的第三腰椎间隙,通过导管注射3mL的2%利多卡因,监测5min,患者无不适症状和反应后,再注射10-15mL的0.0375%的罗哌卡因,密切观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

实验组在参比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轻比重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同上。寻找患者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腰椎的间隙,确认位置后穿刺,见脑脊液后连接注射器管路,注射小剂量轻比重的布比卡因,配置方法如下,用2mL氯化钠溶液稀释1mg的0.75%布比卡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头晕嗜睡、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

(2)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记录患者手术与麻醉药物起效的实践,采用OAA/S评分评估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分值在1-5分之间,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实验组与参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共发生3例(6.67%),参比组不良反应共发生11例(24.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如下  [(n)%]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头晕嗜睡

心动过缓

恶心呕吐

总发生率

实验组

45

0(0.00)

1(2.22)

0(0.00)

2(4.44)

3(6.67)

参比组

45

2(4.44)

3(6.67)

2(4.44)

3(6.67)

11(24.44)

X2

-

-

-

-

-

4.4056

P值

-

-

-

-

-

0.0358

2.2  比较实验组与参比组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2  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对比如下  (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

麻醉起效时间

实验组

45

42.51±5.36

4.33±0.78

5.29±0.85

参比组

45

51.69±8.44

3.26±0.66

8.77±1.54

t值

-

6.1592

7.0248

13.2714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3  结论

下肢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骨折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治疗,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存在着麻醉方式选择的问题。老年人身体的承受能力较差,对麻醉方式的安全性有一定要求

[3]。为降低老年人手术的风险性,还要控制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硬膜外麻醉是讲药物注射药硬膜外墙,药物作用在脊神经根上,使局部区域麻痹的一种麻醉方式[4]。硬膜外麻醉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但一般不会用于头部的相关手术。近年来,小剂量轻比重腰麻辅助麻醉方式逐渐广泛应用,该麻醉方式所用的麻醉药物计量较小,但可充分起到辅助麻醉的效果。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理想,目前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5]

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组不良反应共发生3例(6.67%),参比组不良反应共发生11例(24.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小,有效降低术中的风险程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警觉镇定观察评分、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可在短时间内发挥麻醉药物的效果,降低手术消耗的时间,术中患者的警觉镇定观察评分情况比较良好,不会对患者产生过大的影响,安全程度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运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与硬膜外麻联合麻醉可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0):124-126.

[2]丁保峰,刘学佳,邢小明,杨春晓,井玉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7):92-95.

[3]陈晶辉.椎管内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21):111-114.

[4]王勇,岳晓燕.全身麻醉与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0):62-65.

[5]张浩,蔡永林,李帆,刘春霞,韩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对疼痛阈值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2):232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