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卢明敏

410781198806032028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对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进行检验和监督,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环境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仍然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需求,监测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环境监测部门需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进行改进,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发挥出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进步的时代,生态环境污染及问题引起了国家层级及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需要切实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事业,以便相应地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及其发展可以实现较为可观的积极意义,需要环保部门保持跟进和重视,确保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切实地予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在国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事业中实现积极促进意义。

1环境监测的概述

1.1环境监测的基本工作内容

地点选择、背景调查、现场数据采集是环境监测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环境监测部门首先要对当地的环境背景进行调查走访,然后在适合的地点放置监测设备进行采样,最后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2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在本质上来说,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衍生出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因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也暴露出了各种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成了世界层面的公害问题。而且,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植被被钢筋混凝土覆盖,汽车尾气和空调的大面积使用,也使得全球变暖趋势逐年递增,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中,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条件,可以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参考凭证,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监测资源投入不足

环境监测离不开监测仪器的支持,虽然我国很多环境监测站都已经购入了大型的监测仪器,但是这些仪器的使用效率较低,具体的使用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监测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很多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仪器储备不够完善,部分易损坏、使用频率高的设备缺乏备用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

第一,社会服务方面,居民虽然对环境有一定重视,但是对环境监测系统缺少重视,促使将环境监测工作流于形式,只是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流程化的工作形式,导致环境监测无法发挥最大作用;第二,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现阶段,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对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科技理论和检测技术手段,导致环境监测系统在开展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测保障;第三,环境监测人员观念方面,由于监测人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在监测技术方面有一定限制,因此,环境监测人员无法深入认识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内容,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受到影响。

2.3环境监测质量较低

由于环境监测站的质量较差,缺少环境监测质量意识,导致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工作缺少严谨性与规范性,对环境监测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于散漫,虽然部分环境保护部门已经建立环境监测体系,但是依然无法激发检测人员的工作热情,继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与效率。同时,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正处于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环境监测质量较低,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受到影响。

3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3.1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为求切实地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其相关技术取得发展和进步,各地市环保部门需要针对既有的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预警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以便在有效制度的有力支撑下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显著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在预警系统科学性得到有力确保之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新型技术也就可以得到更加宽广的应用平台,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过程赋能,维持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3.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关管理制度

鉴于生态环境监测项目设置状况可以直接决定监测质量的情况,各地市环保部门需要切实地从严依照国家有关管理办法进行项目设置,以便为新型相关监测技术发挥积极意义的过程奠定坚实的必要性基础。在此过程中,环保部门需要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际状况纳入考量,以便基于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标准确保监测项目的实际表现。其间,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发挥较为可观的支撑性作用,需要环保部门切实地予以建立健全,为相关技术的崭新发展及应用过程赋能。

3.3强化对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实际开展进程中,应当选择那些更加合适的工作人员,而在针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时,应当优先配备好那些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工作发展进程中。这部分专业人员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水平,通过学校当中的系统化学习,可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不断提升,并对工作开展进程中涉及的事务内容进行更加合理的处理。而在工作人员配备完善过后,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效参与到工作过程中,就要在工作人员的入职过程中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确保其在后续的工作岗位当中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工作意识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后续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定期参与专业培训,以此来保证工作的专业程度。除此之外,在整体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就应当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关注程度,明确其在实际工作阶段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结合其所提出的内容来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可以在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保证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工作任务当中。

3.4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及监测技术体系

考虑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在各区域之间扩散的状况,国家层级需要保持关注和重视,切实地构建全国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以便围绕新型相关监测技术构建技术体系,为各地市共同取得良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过程铺平道路。具体可以结合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构建互联网化的管理系统,以便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可以迈向标准化和全面化的崭新发展方向,为各种新型相关监测技术的实践应用创造更加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结语

在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实际开展进程中,内部涉及的各类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多,这就需要针对各方面影响因素展开全面分析,采用针对性措施来确保其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促进监测问题的妥善解决,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喜伟.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9(05):64-65.

[2]费秀华.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87+189.

[3]周聪海.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49.

[4]唐萍.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J].科技资讯,2022,20(1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