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途径研究

周爱军

身份证号:370602197801012118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其他行业相比,电力施工行业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等。而且施工过程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天气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动等。因此工程企业有必要从多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事实上,部分工程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风险管理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较高。因此基于这种背景开展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实践和风险防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途径

引言

电力工程作为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加人民幸福感、满足感的基础。在新形势下,电力工程的资金需求量、使用量持续提升,给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逐渐暴露出管理意识薄弱、制度存在漏洞和推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策略,有助于强化建设工程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从源头提升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平衡、双提升,实现降本增效的效果,杜绝低效、腐败等恶性现象,加速城市建设、社会发展。

1工程财务管理

所谓财务管理是指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围绕各项财务活动而开展的决策、控制和评价的过程。本质上,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其核心在于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成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工程财务管理,顾名思义是针对工程项目而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造价控制、原材料供应商管理、竣工结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而这些内容又包含着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资金的筹措、工程施工的监管等。由此可见,工程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将财务管理渗透项目运营的整个过程。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工程企业构建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主要包括:落实财务管理人制度,建设完整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及时记录原材料采购情况,管控工程进度,及时将项目财务报表报送财务部门;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管控资金的支付与结算,参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预算、审计、验收、决算等。

2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途径

2.1财务部门应全程参与在建工程的建设

电力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应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在在建工程建设上的财务管理职能,赋予财务部门必要的考核监督权利,在工程施工前,积极参与在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工程的招投标,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状况作出预算方案。设计阶段,财务部门应当积极与负责设计、企业发展策划、基建生产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发挥财务核算监督职能。建设阶段,财务部门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要严格落实专款专用的财经法律规定,加强建设资金的日常管理,依据成本费用计划,认真审核申请支付款项是否符合专款用途、分类费用是否超支、是否按合同约定支出等,善于发现和总结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经验,努力控制在建工程建设成本,发挥工程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验收及转资阶段,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工程验收,在工程决算完成后,财务部门可督促各有关部门、施工企业及时积极配合办理在建工程的转资产手续,如未办理转资产手续,财务部门可依据财务管理职能不予办理在建工程的结算手续。

2.2建立适合电力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此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来处理电力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类问题,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与纠正。信息化运作制度的完善,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首先,对财务数据的抽取和记载的来源进行改进,对各个电力企业的责任进行界定,并确保对原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通过设定具体的需求,对财务管理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的训练,从而让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地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所了解。其次,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部门间的财务信息交流,保证部门间各项预算的高效运行,并通过健全的信息回馈机制,强化建筑企业的成本费用管控,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们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决策依据。

2.3加强成本管控

首先,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在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工程企业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工程企业应确定成本费用的类型,如将费用划分为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运输费用、仓储费用、设备折旧费用、机械保养维修费用等。同时,企业应确定作业与作业中心、成本动因与资源动因,最后开展作业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其次,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工程企业要加强对供应商信用、品质、资本的评估,确保原材料能够在质量和价格方面达到平衡。再次,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如在原材料投入环节要严格遵守定额标准,要对阶段性完工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等,努力将成本降到最低。

2.4规范在建工程的会计核算

开拓多渠道筹资来源,构成相对合理的资金结构,善于利用各种筹资手段,熟知各种筹资方式的利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金需求和特点,筹集到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资金还贷压力尚可承受的债务资金。设置专户进行资金管理,杜绝挪用资金,厉行节约,降低在建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设资金应进行合法合规合理的管理规划,既要避免付款环节冗杂,又要避免资金外流,更要灵活地发挥债务资金与闲置资金的短期投资收益能力。必须严格依照合同、付款审批表及开支计划支付相关款项,在电力程建设中,有时会出现超出开支计划的情况,要严格把关,科学的看待并处理意外情况的发生,正常必要的超支应支付结算,如没有合理依据的擅自增加建设内容等情况,应严格坚持执行既定的开支计划。在建工程明细科目的设置按照合同名称设置既有据可依又利于工程支付结算,后续也便于企业生产基建部门结转固定资产时与财务部门工程名称保持一致,工程名称简称字数控制在8个字左右,相近工程名称的设置应具有排他性。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一些外部组织整合到系统中,直观准确呈现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划分和运行状态。对部分共有资源实现共享,这样对在建工程的每个细节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决策,加强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及预决(结)算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从而保证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对在建工程的成本和资金进行管理,保证在电力程的顺利开展和按期完工。

结语

本文提出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根据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义,发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本文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可以将电力企业的战略规划与信息化建设体系相匹配,保证电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展开,促进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窦茂胜.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市场,2019(3)181-183.

[2]王颖.试论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J].纳税,2019(8)91-94.

[3]王占华.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