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应用实例-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创原临空智造园项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智慧工地应用实例-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创原临空智造园项目

申康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工程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智慧工地的蓬勃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

陕建十一建集团秦创原临空智造园项目本次试点应用旨在尝试实现智能化管理施工项目,并为公司探索梳理出一套智慧工地系统和施工现场管理精密结合的智能化管控的流程方法,以在企业内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智慧工地;工程建设;实际应用

引言

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需求侧分析,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追求升级,表现在人们越来越需要满足个性化的建筑,绿色、健康的居住空间,以及工业级品质和以人为本的智能化服务。从供给侧分析,生产力水平低成为制约建筑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工人老龄化、建筑施工事故多、能耗高等方面。数字化可使全球建筑业的生产力提升14%-15%,成本节约4%-6%(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统计)。

在我国为了推广数字化建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包括加快建造智能设备、BIM技术的研发、推广和集成应用。同时十三部门联合发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建造全过程加大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在这种趋势下,企业纷纷积极进行政府号召,努力做智慧建造的先锋军。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群体工程,占地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共26个单体工程,6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室外管网、绿化、道路及附属工程等。

2.智慧工地在秦创原项目中的应用

2.2技术管理系统

2.2.1应用思路

项目工期紧,工序多,资料庞杂。

通过技术管理系统,各种线下流程,纸质材料(如方案、BIM节点、交底、图纸、变更签证、检验试验...)搬到线上,加速信息流转速度,降低沟通交流成本。同时统一资料出口,资料只需上传1次,提升工作效率。

2.2.3应用效果

(1)方案管理

提前在技术管理系统平台录入方案台账,对方案实现电子清单化管理,提前预警报审,避免了方案编制滞后导致的工期拖延。做到精细化管理。

管理人员随时在线查看方案进行学习,比如在现场可以把现场施工工序与方案比对,解决传统一次交底很难到位的问题。

(2)交底管理

传统方案、技术交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代签、漏签现象,交底效果差。采取信息化手段交底后,通过管理线上的电子签名、上传的自拍照片、系统统计的阅读时间,来加强交底效果。同时每次交底节省1小时以上。

将BIM模型上传技术管理平台后,管理人员实现在工地用APP随时随地查看模型,与现场施工进行比对。

(3)图纸管理

本项目为EPC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多个版本的未锁定图纸,经设计经理确认后,将锁定的图纸上传平台。所有的图纸发布以平台为准,避免了图纸出口不唯一,多个版本掺杂混乱,查阅图纸混乱的问题。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效率。

2.3生产管理系统

2.3.1应用思路

该项目单体多,工期紧,多栋单体同时动工,整个项目进度划分及把控为重中之重。

应用生产管理系统时由工长在现场进行线上生产要素追踪,包括人材机和进度完成情况,系统自动生成进度百分比,形成直观的数据化进度图表,辅助生产对现场进度进行把控。 

2.3.3应用效果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现场进度靠口头汇报,时效性差,效率低。生产任务口头交代,没有追踪,管理显粗放。而且现场照片由于靠手动收集,分散在管理人员手上,收集困难。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自动统计进度完成情况,无需人工统计,效率高。而且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任务每日跟踪管理更精细。其次施工相册分类清晰,照片上传快捷,查阅更方便。

每周节省了关键岗位生产经理10小时计划布置和进度收集工作时间,每周节省了进度专题会议约1小时,同时规避生产资料缺失风险。       

2.4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2.4.1应用思路

传统管理中日常巡检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口头通知,人工监管,耗时耗力,往往没有及时留证,责任单位存在推诿,工作效率低。通过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将现场隐患问题整改闭环搬到线上,节省沟通时间,同时指定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并附现场隐患证据照片,防止分包扯皮,并每周利用巡检系统中产生的基础数据分析现场易出错薄弱环节。

2.4.3应用效果

使用数字化系统后原本跟踪一个问题需要1小时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低效沟通交流浪费大部分时间,造成问题整改时效性不高。现在只需10分钟上报问题和等待整改后复查问题,质量安全工作重心回归工作本身。

2.5物联网设备精细化现场管理

2.5.1 应用思路

项目场地大,现场施工人员众多,单靠人工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遗漏,不能做到全天候监控,利用AI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24H不间断工作,进行机器判断、预警、报警,取代安全员难以持续监控或人力无法监管的工作。

(1)AI识别

利用AI技术,辅助识别未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吸烟、明火、人员聚集等不安全隐患行为。

(2)机械设备检测

项目应用了塔吊防碰撞预警设备,吊钩可视化设备,塔吊螺母防松动设备,提前对隐患进行报警,同时提供群塔综合管控、 群塔报警对比分析、塔吊工效分析、塔吊司机报告等多种信息报告,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决策,加强了对塔机运行的监管与指导;

(3)安保巡检系统

设置了15个合理巡更点,监控安保人员每日进行巡更点进行打卡,确保安保人员巡逻到位。

2.5.2 物联网设备应用效果

每天节省了安全管理人员2小时低效重复工作时间,将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而记录的大量机械监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发现问题侧重点及对可能的隐患进行预测。

2.6数字例会替代传统周例会

该工程为EPC项目,规模大,工期紧,参建单位多,传统周例会总包对分包书面提出进度、质量、安全问题,然后进行下周工作安排。全程靠口头进行沟通,缺乏数据性、直观性,会上分包互相推诿扯皮,造成会议时间冗长且低效。

通过数字例会分析出本周重点问题,找出责任主体及原因,重点针对解决。解决了传统例会现场信息不共识,会议低效,扯皮,决策凭感觉和经验,数据来源真实性及时性不强的问题。由于数据有理有据,对分包的管控大大增强。

  1. 应用现状

3.1 现状分析

(1)受传统工地粗放的管理习惯和粗放的工作环境,造成管理层和项目层都很难很快具有信息化的管理思维。且部分项目人员年龄偏大,本身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就慢,造成能力不足于熟练运用信息化系统。

(2)部分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如曾出现的系统数据过大,手机APP加载不出页面等,经与软件公司沟通后得到解决。

3.2解决措施

(1)项目组织分层多次统一培训,加强培训管理,实行个人能力考核机制。首先从思想层面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思维,然后通过个人能力考核机制从硬性上强制管理人员完成必须达到的使用目标,综合提高个人数字平台应用素质。

(2)制定智慧工地应用手册,责任划分到个人,并实行打分机制。

4、结语

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能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建筑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企业额人力成本。在未来智慧工地系统越来越成熟后,一定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5、参考文献

[1]高春燕.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建筑与预算,2021(12):8-10.

[2]王玉霞.智慧工地系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湖南电力,2019,39(04):72-75.

[3]张琪.基于BIM的智慧工地建设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20,48(01):142-146.

[4]丁小虎.政府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智慧工地试点建设实践为例[J].建筑安全,2019,34(0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