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

张俊

身份证号码: 342423198211021796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各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生产模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不仅仅对以工业生产为主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业的冲击也是有目共睹的。建筑业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建筑行业信息化改造的核心在于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改造,建筑施工是一个过程繁琐复杂,人员流动大,管理困难,信息量巨大且纷杂的生产流程,引入信息化手段就是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加条理化、规范化,以此解决在传统施工中无法兼顾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便利施工管理。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引入必然会对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互联网+”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国内这一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政府服务、医疗服务、金融管理还是建设工程都在探索和应用。建筑工程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中流砥柱,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建筑工程存在问题日益凸显,在建筑工程中融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重点关注的焦点。因此,基于“互联网+”探索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有需要的。

1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1)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同时,借助信息化系统的分析能力,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施工人数,充分掌握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价格、种类、规格、型号等,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包括进度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等,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通过信息化系统使相关的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各个分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3)节约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在施工之前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预算报价,避免出现成本失控等情况。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不必要费用的增加,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标。(4)全面提升建筑行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传统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借助手工方法,这些方法已经无法处理现代社会形式多样、数量巨大的施工信息,无形中降低了工程管理效率。如果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对工程信息的高效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5)优化建筑流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还能够强化各个分项工程管理,合理优化建筑流程,实现工程建设规范化。(6)规避建筑企业风险。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险的施工行业。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很多环节都存在风险隐患。若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发安全事故,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另外,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确保各项环节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以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实力。

2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积极运用BIM技术

(1)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积极运用一些先进信息化技术,比如说BIM技术,该项技术的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属于数据化管理操作的一种工具,作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建造环节以及管理环节中,还能够共享传递信息,对于数据建设中产生的信息传递与项目策划具有优势作用,能够让工程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到建筑信息并做出应对。(2)BIM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也能够有效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还利于节省生产成本,因此,可以说BIM技术能够辅助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施工进度管理等活动,使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比如说部分建筑单位会利用BIM技术来搭建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模型,同时结合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将数据信息收集完成后集成处理为三维模型,可以更好地呈现工程项目的特性、所具备功能以及各项设施实体,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其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基于平台系统发挥出协助部门信息共享作用,也能提供可靠的管理指导信息,因而“互联网+”时代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有必要良好地运用该项技术。

2.2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和软件

建筑工程项目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来说,更是产生多元化的影响。通过以往的经验得知,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当中,环境是最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环节,例如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气候情况等,特别是天气,它对施工时间所造成的影响往往很难估量,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进度影响着工程的预算、成本等各环节,也就是说,一些不确定因素将会对项目造成巨大的影响[6]。所以,在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对一些功能性软件进行开发,以及建立更全面的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比如开发能够预测自然环境的软件,并将其融合到管理系统当中,这样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工程各项管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2.3互联互通能力

互联互通能力体现在信息的上传下达能力,指令的传达能力,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三个方面。信息的上传下达能力是通过信息系统简化申请批复等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保证信息从上至下的传达能力,即通过权限的划分,保证不同权限的用户能够着重关注自己权限内的信息,同时保证信息的互联互通。指令的传达能力强调的是精确定点传达,领导者在下达指令后能够准确定位用户权限,将指令迅速准确地下达给相关的用户,避免施工过程中指令间接传达造成的沟通理解偏差。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是通过固有的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协同进行。

2.4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系统

当前,建筑行业的运营流程是比较固定的。自项目的立项开始,在后续的招标中,全步骤都在使用统一、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标准以及计算方法大不相同,十分繁琐。建筑工程单位,在使用核算标准的时候应当更灵活一些。施工期间,项目单位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分包、准备物资、管理职工、管控工程质量、规划调度资源、核算资金。以上都是工程管理期间的核心构成。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知识,及时整改步骤中的问题。有必要创建资料库,做好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让系统能够科学运作,实现业务的有效监督,让工程外部与内部实现密切结合,打造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结语

在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建筑工程行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工程项目各环节进行归纳与整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建筑行业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嘉潞.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21.

[2]张嘉民.“互联网+”视阈下智能城市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2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