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慢性宫颈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袁华

(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入院接受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基于有效的临床治疗使患者全面认识宫颈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预见性护理;应用

对很多女性患者来讲宫颈炎的发病率相对很高,病原体到达宫颈时造成损伤从而患病,患者在临床方面表现为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外翻等,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发展为宫颈癌,故采取科学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1]。为慢性宫颈炎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护理水平,使患者减轻痛苦,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3年1月,入院接受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年龄为2-45岁,平均(32.2±2.7)岁;病程1-7年,平均(4.2±1.3)年。观察组年龄22-46岁,平均(33.4±2.9)岁;病程1-6年,平均(4.3±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打造优良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换衣服,为患者解释穿全棉内裤的好处,确保外阴部位的清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设计科学的饮食方案,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孕龄女性定期开展体检治疗,具体采取宫颈刮片检查法,患者禁止盆浴,尽量让外阴清洁,并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

1.2.2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往外,还要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为患者耐心、全面介绍关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预防和护理等知识,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针对性讲解疾病预防知识,重申延误治疗会加重病情甚至很难治愈,也提高癌变的几率,使患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大胆说出想法,掌握其内心需要。耐心聆听患者的诉求,为患者保守私隐信息,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结合患者个体状况开展心理辅导。向患者传达慢性宫颈炎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要求患者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向患者介绍成功控制疾病的案例,使患者了解到控制病情离不开配合治疗,从而让患者自信的治疗疾病,减轻精神负担。③病情干预。患者行物理治疗时,护理人员协助全面清洁阴部,教患者采用科学的清洁方法,坚持无菌作业,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已出现的感染或存在的感染风险,静脉注射抗感染的抗生素达到治疗或预防的目的。患者行物理治疗后2-3个月忌盆浴和性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及时清洁阴部。嘱咐患者发生创面出血时即刻接受治疗,避免并发症带来各种风险。科学指导患者用药,详细为患者介绍使用药物的方法,监督患者禁止任意停药或减药。④性生活指导。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尽可能预防流产和不洁性生活等。

1.3观察指标

①结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②独立设计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③独立设计疾病知识认知评价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宫颈炎的了解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整理数据和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方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百分比)”[n(%)]表示,2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5

55.98±6.01

41.16±4.88

53.02±5.41

40.08±5.02

观察组

15

55.71±5.99

35.15±4.17

52.97±5.01

34.25±5.02

t

3.254

0.209

3.515

0.097

P

0.857

0.001

0.835

0.001

2.2 两组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和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和依从性比较(x±s)

组别

例数

疾病知识认知(分)

依从性(%)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5

49.01±11.26

55.15±10.36

33.87

68.12

观察组

15

50.11±11.40

88.66±9.43

34.02

96.34

t

0.095

25.416

0.087

11.254

P

0.987

0.001

0.817

0.001

3讨论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现黄白色,伴有接触性缺血。目前多采取物理和药物的治疗方式,虽然已经得到部分疗效,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依然较高。因此,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掌握患者隐藏的护理风险,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设计可行的预见性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水平[2]

预见性护理是引入全新理念有广泛应用范围的干预方法。该护理通过前瞻性理念执行,联合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临床经验,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遵守疾病发生特点,系统掌握现实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手段预防护理问题。目前阶段,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疗效发挥了显著作用。本研究中,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基于有效的临床治疗使患者全面认识宫颈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左红,李卉,李白非,等.预见性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住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几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0,45(11):1641-1645

[2]傅红珠,余莉梅,陈颖,等.预见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 者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0,49(4) 6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