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的中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1

干眼的中医治疗

张露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611733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中医称之为“白涩症”“干涩昏花”“神水将枯”“燥症”,其症状表现为眼睛干燥、角结膜干燥。泪膜的平衡状态不稳定,导致眼部出现异物感、干燥涩感和灼热感等症状。该病主要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眼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破坏所致。中医理论认为:肝脏开窍于眼睛,眼泪是肝脏的液体;肺是水的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者;肾为水液之主。因其紧密关联于肺、脾、肝、肾,故该疾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机体津液因多种因素不足,导致眼部失去了必要的滋养和滋润。那你知道中医上是如何治疗干眼症的吗?我们平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医上是如何治疗干眼症?

(1)中药内服:目前,中医学对于干眼的辨证总体均以阴虚为主,尤其是在肺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等方面表现最为普遍。它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视力下降、流泪为主症。麦冬、枸杞子、生地黄、当归、菊花、白芍、茯苓、熟地黄、山药以及甘草等草药,是治疗干眼的常用药物。

(2)中药外治:在临床实践中,中药熏蒸和超声雾化是被广泛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法。超声波具有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对眼部组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中药熏蒸是以熏蒸的水蒸气和热量为媒介,直接作用于眼表,从而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刺激泪液分泌,改善眼周的营养状况。在传统中药熏蒸技术的基础上,超声雾化技术通过向超声雾化器中添加单一或复合的药液,并施加冲击,使其转化为细小的雾滴,从而直接应用于治疗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3)针灸治疗:在治疗干眼方面,针灸可分为刺法和灸法两种方法,其中刺法通过针刺、电针和揿针等方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改善眼部不适和促进泪液分泌。雷火灸和隔核桃灸是两种不同的灸法:隔核桃灸又称隔核桃壳灸或核桃壳眼镜灸,是将艾灸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其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它是利用艾炷加热产生热量而对头部进行熏烤,从而起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作用。将一颗核桃均匀地分成两份,去除仁壳后,将其浸泡在中药液中,该中药液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等功效。接着,将浸泡后的核桃壳放入由细铁丝制成的眼镜框架中,通过艾灸熏蒸眼部,使药力直接作用于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雷火灸是一种采用艾绒和多种药物混合而成的艾条进行温灸的艾灸疗法,具有促进眼部新陈代谢和分泌功能的作用,从而改善干眼症状,同时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抗炎、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功效。

(4)雾化熏蒸。中药除口服外也可雾化或者熏蒸。超声雾化,现代医学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所使用的药物也以西药为主,西药分子量较低,雾化后易吸入,对组织器官也不造成损害。中药经超声雾化纯化后,雾化后的中药呈细小的颗粒,更容易在眼表被吸收而直达病所且副作用较少。但中药熏蒸,除可起到中药的功效外,还具有温热效应、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功效。

(5)耳尖放血。耳尖穴在耳轮之尖,是耳针疗法中常用之要穴。耳尖放血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近代研究证明耳尖放血有消炎,镇静,止痛和清脑明目之功效。点刺耳尖穴,可以加快眼周血液循环,延缓炎症的发生。

(6)药膳疗。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忌辛辣烟酒之类的刺激性食物以及肥甘油腻等的食物,调节脾胃功能、维持二便畅通,防止影响药效。可作饮食治疗药膳:枸杞粥,将粳米50克熬成稀粥,加枸杞20克。用于气阴两虚证:枸杞菊花茶,枸杞子10克、白菊花3克,同时置于杯内,开水冲泡,盖上盖子焖煮15分钟,即可直饮。用于气阴两虚证:百合红枣粥:百合10克、山药15克、红枣10颗,以上原料洗净后一起熬粥吃。用于肺阴不足证的病人:薏仁菊花粥:薏仁50克、菊花6克,把以上原料清洗干净后一起熬粥吃,用于肝经郁热证的病人。

二、怎么预防干眼症?

(1)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无中央空调或者暖气的室内,需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之间,如果环境干燥则会导致眼睛水分蒸发太快,加剧泪液损失,可用室内加湿器增加瞬目动作来减少泪液损失,维持眼睛湿润。

(2)注意休息:连续阅读或操作电脑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每隔40分钟休息5分钟至10分钟,可尽量闭目养神或远眺,每日累计阅读或操作电脑的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要经常眨眼,眨眼至少要保证4~5次/分钟,频繁眨动眼睛是有利泪液分泌的。

(3)均衡饮食:请勿挑食,应选择易于消化、口感清淡的食品。增加膳食中蔬菜、瓜果、豆类、鱼类、动物肝脏以及其他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量。少吃高脂肪食品。最大程度地减少油炸、膨化和辛辣食物的摄入。早餐要吃得饱,才能保证充沛的体力,中餐要多吃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晚餐要清淡。

(4)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必须改变熄灯看电视剧、打手机、戴隐形眼镜入睡、过分依赖眼药水等不健康的用眼习惯。

三、总结

以上便是对干眼在中医上的治疗以及一些预防干眼症的小方法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