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商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商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刘珊萍

宜春农商银行   336000

摘要:随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和落实,农村金融需求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商银行身处的发展环境形势复杂。同时,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不断下沉,进入到农村市场中,互联网金融与时俱进、抢夺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这些都在持续激化着农村金融的竞争态势,对农商银行原本的优势地位发起挑战。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商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引文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金融需求随之发生了转变,这对农商银行而言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所在。如何找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契合点,找到乡村振兴和银行业务拓展的连接处,制定长期有效的竞争战略,这是农商银行当前亟待解决且无可回避的问题。

一、竞争战略的内涵

竞争战略可以被归属到企业战略的范围内,制定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在同行业竞争当中争取优先权。和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企业所具有的差异性,也可以叫做不对称性,这就是该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其重点就在于如何建立在某一领域的业务基础上来创造企业胜于竞争对手的、有着显著独特性及可持续发展价值的、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战略优势,这种战略优势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某种程度上由企业提供服务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且企业的协调性要在动态层面上比竞争对手的协调性更优。身处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商银行需要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索、持续不断地开拓等方式来制定独特的竞争措施,并不断完善和健全竞争战略体系。

二、农商银行竞争环境分析

(一)经营现状

农商银行始终如一地坚守为“三农”服务、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面向“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农商银行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让群众和企业放心、让国家和政府安心的“贴心银行”,使群众和企业能够切实体验到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目前,农商银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不断推出新型信贷产品,紧扣区域发展的重难点,持续调整和控制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的质量。

(二)宏观环境

中国银保监会于2022年根据中央工作安排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发展,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促进涉农金融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完善供给体制机制、提高乡村振兴落实的准确性等。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发展迅猛,不断获得重大进展和突破,这推动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和科技向着融合、共进的方向迈步,两者结合一方面可以激发金融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金融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三)行业环境

我国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入,在经济下行影响和金融政策引导下,银行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大部分银行都在下沉服务对象,并转型至零售业务领域,抢夺“三农”金融服务市场。与此同时,当融资渠道持续拓展,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在更新换代,如财付通、蚂蚁金服等现代互联网信贷产品表现出显著的快捷、隐秘特点,赢取了大量客户群体,这对于传统信贷产品来说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此外,在经济发展驱动下,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也开始下沉至县城、村庄区域,尽管丰富了区域金融产品,但同时也对农商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商银行竞争的有效策略

(一)金融产品差异化

  1. 创新特色信贷产品

第一,紧跟地方产业规划和乡村振兴发展脚步,秉持因地制宜的法则,创新并推广有特色的当地信贷产品,持续加大信贷支持的力度,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制定解决方案;第二,不断调整和优化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信贷产品,根据不同类型客户来提供相应的信贷解决方案,如农户、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等,需要制定个性化信贷产品,完善和健全信贷产品体系,填补产品数量,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要。

  1. 创新丰富存款产品

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为该领域客户开发专用系统,并提供特色产品,研发创新新型存款产品,落实“智慧+”营销策略,不断拓展客户渠道,针对性地获取目标客户,扩大低成本存款范围。

  1. 丰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

农商银行要增添大量个性化的线上服务场景,拓展线上支付、线上缴费渠道,结合使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现代化生物识别技术,重视客户体验感。落实一卡通智慧社区服务系统,为服务质量制定考核标准,为社区的商家提供个性化结算服务。

(二)金融服务差异化

1.拓宽信贷服务广度

要加速落实农村区域整村授信,以满足大部分农户对于融资和信贷产品提出的要求,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企业提供更优的信贷服务,对农业研发基地、育种基地的融资需求提供帮助。理解并适应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向,积极主动地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产业链,促进全产业链的进步和发展。积极主动地为农业发展新园区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现代化新产业的发展,确保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种融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2.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农商银行的主战场就是农村市场,农场银行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拓宽农村市场,在农村市场中站稳脚跟。第一,农村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不断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农商银行要紧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其视为重点关注金融主体;第二,农村核心要素是土地,农商银行要把握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选择适宜的场所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试点工作,使“两权”融资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组建专业的金融辅导小组,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服务,一对一规划并执行金融方案。

对于城区市场,这并非农商银行的优势所在,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面临的竞争对手,这对农商银行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农商银行需要发挥并延续在农村市场的优势,根据乡村和城市结合的基础,采用错位竞争等战略。

(三)品牌建设差异化

1.打造服务“三农”品牌银行

第一,重视“三农”金融服务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当地群众和企业提出的金融需求竭力满足;第二,制定并落实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由农商银行业务员提供代办服务,推进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第三,树立和稳固服务立行工作理念,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组建内训师队伍,充分发挥内训作用,让工作人员熟知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性、高效率的银行服务团队;第四,对于城区网点以及业务量较大的网点,增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成为智慧网点,放置智慧柜员机等智能设备,缩短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以及办理时间,保证客户体验。

2.打造服务区域品牌银行

第一,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在节假日组织“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走访社会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携带便携式智能终端,上门为不易出行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当地居民建立紧密地联系和沟通,打造服务区域品牌银行,树立正面、积极的银行形象;第二,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广泛,可以此为基础,在网点外建立劳动者服务驿站,为外卖员、农民工、环卫工人等提供一个免费的临时休息场所,同时提供手机充电等利民惠民服务,承担社会责任,赢取群众信任;第三,根据当地社区特点,加大营业网点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力度,打造个性化的社区营业网点,融入社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结语

农商银行要坚定不移地站稳“三农”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的作用,扎根并不断深入农村,为“三农”而服务,持续耕耘农村市场,调整和优化信贷产品及服务,做到从实际上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存在的资金问题,让农商银行和当地支柱产业发展不断融合、贴近,落实农商银行业务及当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保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7(4):116.

[2]江航.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农商银行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2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