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赵湘

34012219820622481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需要推动各个领域的转型和发展,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达到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环保技术,才能够提高对施工技术、建造管理方法和 实施效率的管理,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更加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建设需要。也因此,通过对环保模式的水利水电工程实施 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了解绿色施工技术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就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优势;策略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会涉及很多复杂的施工环境,加上烦琐的施工技术,需保证水电工程施工效率符合施工质量,防止工程中出现各类突发问题,进而降低施工难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虽大,但施工技术遇到的工程极高,若施工人员无法正确地了解施工技术要点,会使工程开展上出现困难,加上施工不当,也会造成工程开展出现环境污染,引发当地生态环境出现环保问题。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产物,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材料,由胶凝材料、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等按照比例配制而成,经施工、养护硬化后形成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人工石材。与其他施工材料相比,混凝土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强度等级范围广,应用空间更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较好,但需要与其他材料共同使用,以最大化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例如,钢筋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结构材料,用于搭建完整的轮廓,再配合使用混凝土,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丰富水利水电工程主体构造形态。

水利水电工程主体构造复杂,不同主体对施工材料硬度、强度、稳定性要求不同,而合理配置混凝土比例可满足相应施工材料要求,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混凝土成本较低,合理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通过优化混凝土与其他施工材料的搭配比例,有助于降低水利水电施工成本。同时,混凝土稳固性、耐久性能好,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进而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2.1落实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管理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规范化、严谨性的施工管理措施能大幅度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有利于消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规避安全风险。为了充分发挥施工管理的积极作用,在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规范化操作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在施工阶段约束自身操作行为,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标准实施作业。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是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者,管理水平同现场管理效果密切相关,建设企业或工程监管机构应对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工作,强化其现代化工程管理意识,拓宽其管理视野,丰富其专业管理知识,使其高效开展具体的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

2.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全过程中,要进一步确保项目其正常施工过程质量稳定和良好施工的安全性,就要继续加大对各类事故源头控制的风险控制及管理,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干部和相关施工机械技术人员职工等一定要高度重视这起项目安全的管理维护工作,改变其以往的"重施工、轻管理"的管理思想,全面学习提升各项安全质量管理风险意识,在正常施工过程全覆盖过程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抓好落实,采取各项合理技术措施切实降低重大安全灾害事故的发生与概率,减少一些事故因素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各项工程各项建设管理工作可以平稳顺利、安全有效进行。其工程安全文明管理等意识方面的意识增强,可以有力促进建设项目施工中现场综合安全生产监管指挥和现场协调救援工作职责等意识的有效加强,且自身对建设施工管理现场处置突发事故问题的现场指挥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能力相应也应可获得显著提升。

2.3强化施工环节管理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广泛应用,不同的施工环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强化施工环节管控,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有效供应及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些结构部位对混凝土强度有特殊要求,在施工管理中要结合这些技术参数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并对混凝土材料配比进行多次试验,以获得最佳的混凝土性能。同时,要做好施工材料采购与储存工作。一方面,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采购数量、质量与规格;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宜的材料储存与管理方式。另外,尤其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务必做到持证上岗,施工中明确各项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如水闸底板施工、坝体浇筑等,以正确、规范应用各项施工技术。

2.4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措施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空气污染为例,施工现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期间,主要由燃料、喷射废气污染、施工开挖所引起的粉尘污染,车辆在运输中所产生的粉尘,以及砂砾石加工系统产生的粉尘等方面所导致的。对此,根据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及时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首先,爆破工艺流程优先采用预闪光爆破、光面爆破、缓冲爆破等方法,尽可能减少粉尘。而砂骨料质量加工则要实行无尘湿式粉碎和湿式筛选等工序,在预筛、介质、筛网、制砂等车间中都设有除尘装置。在水泥搅拌站中要安装旋风除尘和布袋除尘装置,并定期对该表面除尘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更换掉不能正常运行的设备。而在水泥装卸的进程中,要确保密封性。由于大部分细骨料为石灰石,因此,在堆放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棚子,并适当湿润细骨料堆,以免细骨料被风吹走。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除了作业人员提供要求的防尘职业安全用品外,还应做好防尘措施,防止粉尘飞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粉尘所造成的风险。另外,凿除、钻孔、以及爆破首选湿法作业,对于一些大型的钻机配备除尘装置来说,要防止在钻进的过程中扬尘,对此,可以设置一些通风设备和排烟系统,确保空气的循环。最后,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比较多,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减少或防止灰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应配备洒水装置,最好是洒水车,尽量确保每天在每条施工道路上喷水四次,以保证施工道路在施工期间都能保持湿润的状况,避免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引起大量的灰尘,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保障空气质量能够符合实际的标准。

结语

新时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已成为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举措。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延长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其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应加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与注意事项的研究力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并做好混凝土施工后期维护,以全方位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性能。

参考文献

[1]谭银平.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分析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1(36):511.

[2]贾振刚.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现代新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3):3615-3616.

[3]王荣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践[J].四川水泥,2020(1):28.

[4]陈永志.实践教学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9(9):171,176.

[5]高瑞.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161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