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测绘的网格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谈基础测绘的网格化管理

付可萌1,姚起峰2

1身份证号码:412721199512201842

2身份证号码:410181199308237516

摘要:网格技术作为国际上兴起的一种信息技术,提供较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实现信息高度的融合和共享。对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库的“图库一体”的更新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作业区域的网格化管理,进而减少地物切割现象,降低其作业人员接边的工作,提升基础测绘更新效率,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基础测绘;图库一体;网格化管理

前言:网格化的管理是应用计算机网格管理思想,将其管理对象依据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应用信息化技术与各网格单元的协调机制,使得各单元进行信息的交流,透明的共享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资源的整合,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在现阶段,网格化管理思想在城市管理、国土管理、银行管理、社区管理等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省基础测绘实现了“图库一体化”的更新模式,即直接对库体数据进行基于范围的更新,通过基于库体的快速出图系统,按需制图,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流程的再造,减少数据格式转换、建库处理等中间过程,从而提高更新效率,缩短更新周期,较好地满足对地理信息现势性的要求。基础测绘“图库一体”的生产模式,使“网格化管理”在基础测绘生产领域得以实现成为可能。

1 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图幅管理模式的比较

目前,地形图是分图幅进行管理的。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第二种分幅方法是基于投影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又分为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CGCS2000坐标系,不同坐标系图幅的分幅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基于图幅管理模式下,采用的坐标系不同,椭球体不同,在实际位置上略有差异,数据按图幅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必定会带来不同坐标系下相同图幅不满幅及不靠边的情况。同时,基础测绘若以图幅为单位组织管理、生产,务必造成要素切割严重,大大增加了接边的工作量,降低了基础测绘的作业效率。

基础测绘网格化管理是指作业员基于网格进行作业,省是一个大网格,而各个市、区、县是一个个小的网格,基础数据在物理上不进行切割作业,实现基于网格作业。作业完成后,一个更新后的网格形成,再基于该网格,根据不同比例尺、不同坐标系快速出图,从而减少基于图幅作业的接边工作量,以及克服了基于图幅作业成果进行不同比例尺、不同坐标系之间图幅转换的各种弊端。同时,网格化管理基于服务器进行在线实时的管理,保证信息的畅通,克服图幅级基于文件管理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2 网格化管理

基础测绘的网格化管理是利用空间信息网格的思想,按一定的规则将地理空间划分为一定大小的空间区域(单元网格),作业员基于各自的网格进行作业,最终达到整个地理空间数据库(大网格)数据的生产和更新。

2.1网格单元的划分

网格化管理系统构建的第一步是必须划分各网格单元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网格划分标准使各网格单元的构建和管理规范化以便于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基础测绘数据生产与更新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要素、重大要素的更新,因此在划分网格时要考虑作业员的作业区域不能过大,同时又要尽量不切割要素,保证要素的完整性,减少要素接边的工作量。基础测绘网格单元的划分以行政境界为基础,结合道路、河流中心线。

网格化管理模块中网格的粒度从粗到细初步划分为以下4个层次:

1)省级:浙江省是一个大的逻辑网格,为全省各专题数据库提供主要的数据源。

2)市级:仅次于省级,该网格主要为全省的网格化管理提供数据的衔接,为要素级的更新做好基础。

3)县、乡镇级:是市下面再划分的行政单元,是省级基础测绘全要素更新的基本网格单元。

4)网格级:根据道路、水系中心线,村、社区界等,根据作业进度、结合要素的切割情况,进行最小单元的网格划分。

基础测绘生产可根据各测区的情况、作业员的情况,以及要素更新情况来进行网格的划分,也就是作业范围的确定,最终形成无缝的覆盖全测区的网格。

2.2网格之间联系的信息化

网格之间联系的畅通是保证网格化管理效率的基础,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单元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为日常的事务性交流,当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水平的提高,组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迅捷,各单元的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也必须随时为整个网格化管理系统所洞悉。

基础测绘数据生产的网格化管理首先要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掌握项目的进度,因此其网格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在线任务管理上。工作区域是最小的网格,工作状态分为工作、检查、修改、提交(完成),工作进度主要体现在工作开始时间和工作完成时间。操作者在线更新,管理员可实时了解工作情况,保证整个网格信息畅通。

2.3网格资源的协调调度机制

网格化管理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各网格单元间的信息交换,更重要的是对各网格单元资源的直接利用和控制。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因此如何能够动态地调用各网格单元的资源是网格化管理成功的关键。网格化管理在基础测绘数据生产中的调度机制主要体现在作业的调度上。管理员完成任务分配(包括网格划分和作业分配)后,操作员执行作业。由于作业块的难度程度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速度不一致,导致有的网格(作业范围)已经完成,有的网格还在作业中。

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管理员可以对作业进行调度,将慢作业的网格重新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网格,然后再分配任务,确保作业按时完成。当然,这个网格的作业划分不影响原网格的作业结果。

结束语:

总之,基础测绘网格化管理已成功应用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管理,但如何将网格化管理应用于1:50 00、1:2000等比例尺矢量数据的生产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参考文献:

[1]李德仁,朱欣焰,龚健雅.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报,2003,28(12);642-650

[2]李德仁,肖志峰,朱欣焰.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划分方法及编码研究[J].测绘学报,2006,35(1);52-56

[3]邱素梅. 浅谈园林绿化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2012-09.

[4]刘辉,刘敬松,杨蕊蕊. 浅谈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程地质学,2021-03.

[5]王娜. 浅谈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分析.,2022-11.

[6]刘晓辉. 探究基础测绘现代化与新型基础测绘.建筑技术科学,2020-09.

[7]张婷婷聂琳. 利用网格化规划网格化建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19-11.

[8]陈晓楠. 利用网格化规划网格化建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20-07.

[9]张婷婷聂琳. 利用网格化规划网格化建设.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19-11.

[10]颜昕. 浅谈国企党建工作中的网格化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