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

汪美旭

石河子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数量大量增加,城市规划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为了有效改变城市面貌,更好地协调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需要不断推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设计的融合发展。从而给人们创造更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要点

引言

区域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该区域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元素。区域景观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而形成的不同景观,是区域特征的具体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城市更新设计中,高质量的区域设计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阐述地域性设计的要素与特征,明确其内涵,根据地域性设计前提对地域性城市设计进行创新性设计与构建,为我国城市中的地域性设计观创新设计提供借鉴[1]

1.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设计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博物馆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考虑因素。在这方面,自然环境对博物馆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貌等因素。

(1)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条件,这就导致了建筑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建筑在外观、围护结构设计和艺术表现上的本质差异。

(2)契合当地地形地貌

地形既是制约建筑设计的条件之一,也是自然赐予建筑的独特礼物。尽量保护建筑设计场地的原貌,避免一些人为破坏,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建筑设计要想和场地形成和谐共生的友好关系,就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3)呈现历史地域内涵

古今中外,地域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渊源,展现了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轨迹,在历史发展的新要求下不断变化,反映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变化。城市建筑作为一种有形的载体,可以有效地反映该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所以在城市馆设计的过程中脱离不了文化性、传承性的要求,反映地区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建筑师首要考虑的设计点。

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

2.1准确捕捉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准确捕捉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并应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同时,要站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元素,对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元素进行保留和创新。同时,从繁多的地域文化信息中准确捕捉并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对地域文化与城市规划融合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以体现地域文化和城市规划的高度统一。之后,对选取的文化元素进行挑选、简化、重组,使其能够更好满足到城市规划需求,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属性及特色。最后,合理拓展地域文化元素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深层意义,利用多种表现手法,更加生动的展现出其文化内涵和本质,在实现地域文化与城市设计协调发展的同时,选取出最匹配城市规划的文化元素,从而在地域文化与城市规划之间构建一座桥梁。

2.2有机融合现代设计理念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的教育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以园林设计为例,绘画是城市园林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绘画不仅能给人带来强烈而立体的视觉体验,还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有效地延伸城市园林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境。将园林景观与山水绘画相融合,能够充分体现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将壁画融入到亭台楼阁中,可以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城市景观的文化展示区域,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美绘画作品,这不仅可以形象展示出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还能够有效诠释当地的特色文化,使城市景观的文化价值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还可以在城市设计中运用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而图案纹样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例如,在对城市景观中的喷泉及池塘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与之相关的图案纹样元素,增强景观的观赏性[2]

2.3城市地域性景观创新设计构建

(一)设计之前进行SWOT分析

在进行区域景观设计施工之前,需要收集区域数据,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分析区域景观设计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保证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创新性。SWOT分析在区域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分析有利因素,还可以分析景观建设中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地域性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确保整个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景观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景观定位需要科学合理

在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景观定位要科学合理。在体现当地地域特色的同时,还要有文化感和归属感,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当地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氛围。如今,一些设计师为了与众不同,采用了“独特”的设计语言,建造了一些缺乏内涵的景观,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设计师应该在景观设计中采用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语言,融入优秀历史文化元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定位景观,这样才能达到进行高质量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目的。

(三)景观与文化因素相融合

地域景观设计需要利用好地域特色,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造型设计在精神层面上展现历史人文元素。通过专业的形象设计,将景观与人文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增强景观的表现力,突出地域特色。利用建筑、植被和水,将景观与历史文化因素有机融合,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整个城市的气息。

  1. 城市规划中地域性设计策略

3.1回应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地貌、水文、气候、自然资源等,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地形地貌作为场地的自然特征,应因地制宜,减少对地表肌理的破坏。水文气候影响着建筑的施工方式,通过合理的施工可以改善建筑小气候。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降低建筑材料能耗,保护生态环境。以较为典型的购物中心日本难波公园为例,其结合人造峡谷的设计理念,采用层层退台方式形成一个自然的绿洲,在现代城市中提供一种生态的购物体验。

3.2精炼人文历史

人类历史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它是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积累的最原始的特征,可以展示当地社会变迁的文化背景。地域设计要与人类历史相结合,融入当地的文化文脉,使人们对场景空间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可采取的方式有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举办节庆活动,还可以融入民俗的形象符号增强空间的文化性和纪念性。例如泰国湄南河畔的ICONSIAM,其主要特点为在购物中心内引入水上集市这一特色民俗文化,将传统手工艺品作为空间装饰,并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让消费者体会到当地生活的淳朴与自然[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地域元素融入城市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为人们创造更丰富的文化环境,也有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积极吸收地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和建设中。通过将城市规划与地域性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更好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提升城市规划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柯学艺.城市更新设计进程中域景观新思考[J].江苏建材,2022(4):38-39.

[2]李阔,宋建军,常超.浅谈当域景观设计[J].园艺,2021(23):113-115.

[3]吕星.全下景观的域研究[J].东学院学报,2017(5):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