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视域下大气治理技术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超低排放视域下大气治理技术的有效运用

李娜

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治理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大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向前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脱硫技术、VOC废弃处理技术等四种大气治理技术,希望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实现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超低排放;大气治理;超净电袋复合除尘

引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为了实现生态化建设,有必要对工业污染进行干预。现阶段,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大气治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工业污染的治理工作中。但从超低排放的治理理念入手,大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工艺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完善。

一、大气治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生态化发展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治理的步伐,使得环境治理工作相较于之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一方面,得利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大气治理技术在其影响下实现了升级,各种新颖的大气治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其中,如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等;另一方面,与大气治理技术相匹配的专业设备也逐渐被研发出来,使得大气治理技术的性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也体现了环保等生态化特征。

基于超低排放的治理背景,现阶段,大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工艺存在着一定的进步空间。各种类型的大气治理技术涌入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但其治理效果与超低排放的理念存在一定的排查,基于此可以看出,大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工艺仍存在改善之处。

为了实现大气治理技术的有效化应用,基于技术原理、技术要点等多个角度介绍了超净电袋除尘技术、VOC废弃处理技术等多种治理效果相对较好的治理技术[1]

二、超低排放视域下大气治理技术的有效应用要点

(一)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是大气治理技术中的新工艺技术,属于烟尘控制技术的一种,也就是说,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烟尘治理中。该技术自研发应用以来,市场对于该技术的认可度是相对较高的。由此可以看出,该技术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大气治理技术。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箱体内存在两个除尘区,分别为电场区和过滤袋区,两个不同的区域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烟尘的过滤比例。电厂区负责吸附烟尘中的大颗粒物质,而过滤袋区会负责吸附烟尘中的小颗粒物质,以此实现了烟尘过滤比例的上升。

此工作原理是在区分颗粒类型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区域实现的颗粒吸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一除尘区的工作负荷,同时也降低了烟尘颗粒对设备的损伤,实现了延长设备应用周期的目的。另外,以该工作原理过滤烟尘,也提升了治理效果,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了降低。

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具备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的特点,其中将电除尘与袋除尘的技术优势融合在一起成为了该技术的技术特色之一。经过将二者有机融合,使得两个工作区域之间形成了互助互利的平衡机制,通过合理设置流场分布,有助于改善电场的除尘效率,保障该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2]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点:

第一,分区供电,保障某个区域故障后另一个区域仍能正常运行,以此确保除尘效率。在箱体内部存在两个工作区域,二者彼此配合实现了除尘效率的提升,以分区供电的方式能够避免两个工作区域同时受电力故障影响,提高可靠性。

第二,选择高品质的过滤材料。电袋的过滤质量受材料质量影响,为了降低电袋质量对于烟尘过滤的影响,需要尽可能选择高品质、高过滤精度的材料,减小运行阻力,保障过滤质量。超低排放这一理念要求使用超微孔膜。这种过滤材料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烟尘渗透的可能性,以此发挥过滤材料的作用。

(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严格过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物质,能够减少烟尘中有害气体的总排放量,实现超低排放。

若按照脱硫过程中是否加水以及脱硫产物的干湿状态进行划分,可以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以及干法脱硫技术三大工艺种类,其中,湿法脱硫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更为成熟,其工艺手法简单,具有较高的烟尘脱硫效率。

此外,半干法脱硫工艺与除尘袋的有机结合,提升了除尘效率,同时也扩大了技术应用范围,间接解决了恶劣环境中的烟气处理问题。脱硫布袋除尘器以蒸汽加热的方式保障脱硫灰的流动性,其中布袋工艺是该技术的核心。为了保障烟气处理效率,必须保障布袋设计、安装的合理性,如明确袋笼与袋笼中心的距离、滤袋直径等。

烟气脱硝技术与脱硫技术相抵,被普遍应用在了煤矿电厂产业中。通过增加催化面积或是进行低氮燃烧转换能够有效的实现超低排放。现如今,在一定量的发电站中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即适当地增加催化面积,同时也通过增加氨量的方式减少化合物浓度,实现了超低排放量的转化。

(四)VOC废气处理技术

在大气环境治理中VOC废弃处理技术其种类丰富,且应用价值相对较高,主要包括热破坏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变压吸附分离净化技术等。

第一,热破坏法。主要是指利用VOC燃烧或是化学反应实现有机物浓度降低至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热破坏法主要应用在低浓度有机废弃的处理中。热破坏法在实际应用时有两个具体操作方法,其一,直接燃烧有机废气。这种操作方式能够保障获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其二,以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进行催化燃烧。这种操作方式用时少,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实现超低排放的目标。

第二,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过程实现有机物向无机物的转化,以实现无害化有机废气的处理。一般情况下,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有机废弃中的污染物具备水溶解性;第二,液膜中的有机物能够扩散到生物膜中,并保障该有机物能够被微生物吸收分解;第三,有机废弃经过微生物吸收分解后能够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3]

近年来,生物处理技术在大气治理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不少企业选择将生物大气处理技术应用到工业废气的治理中。例如,佛山市三水金湖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便开始将部分精力放在了生物过滤除臭工程上。经过一系列处理,生物过滤装置将工业废气中浓度最高的有害物质-二甲苯的去除率维持在了98%,其总去除率也高达78.6%。

整体而言,生物大气处理技术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但在国内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范围,并在实际应用汇总实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大气治理技术,打破现阶段的局限性,需要以技术核心为中心,加大生物大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丰富、明确生物大气治理技术的种类,提升整体的应用效率。

第三,变压吸附分离净化技术。主要是基于气体成分依附固体物质的原理,通过气体压力的变化实现对有机废气的处理。该技术属于物理技术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了工业生产中,是未来相对主流的大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的质量水平,要重点关注重点区域或是薄弱区域的环保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并审查污染物排放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升大气治理效果。

结束语: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的工作,需要基于正确的治理理念不断注重技术的应用和研发,积极落实环境治理的政策举措,实现了超低排放的治理目标。现如今,各种新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但与最终的治理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重视技术工艺的完善,保障技术的实用性并推动技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裕章.超低排放背景下的大气治理技术与施工建议[J].山西化工,2021,41(5):252-254260

[2]陈梅.超低排放视野下大气治理技术与施工建议[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2(6):0198-0201

[3]曾人宽.VOCs废气治理中的节能处理技术[J].环境与生活,2023(0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