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王毅翼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军川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  鹤岗  154244

摘要:为提升水稻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需针对水稻种植技术全面优化和创新,保障水稻种植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体现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重点关注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工作,确保能够对其全面分析和研究,增加水稻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强化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水稻种植;种植技术;优化措施;经济效益;强化措施;分析研究

引言

为缓解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短缺方面的问题,需要提升水稻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多数地区开展大面积水稻种植工作,为增加整体生产数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数量,造成水稻种植区域内部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愈加恶劣,造成农作物在生长阶段遭受到病虫害因素的影响。对此,当前为不断增加水稻种植经济效益,需要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时,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促进水稻种植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水稻生长条件的阐述

水稻作物在我国属于草本植物,针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标准较高,确保温度和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保障阳光照射的充足性,提高作物自身养分吸收的效果,如果水稻生长环境温度不一致,会对水稻作物的生长状况造成影响。而水稻种植工作的开展,普遍选择在平坦的区域,为保障水稻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生长环境非常恶劣,会影响水稻作物健康生长。

  1. 水稻种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化程度较差

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水稻种植工作的开展,会遭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整体农作物在开展种植工作时,普遍存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问题,针对北方一些地区,不能够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工作,造成水稻种植工作机械化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2.2出苗率较差

水稻种植工作的出苗率,普遍会遭受到当地地区气候条件因素的影响,但能够通过管理措施对其控制,由于当前多数地区水稻种植工作的开展,相关人员针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管理工作不完善,降低水稻作物的出苗率,阻碍水稻种植数量的进一步提升。

2.3草害防治工作难度较高

当前在开展水稻草害问题处理工作时,经常会采取施肥和人工处理的方式。但在对其施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肥的数量,由于整体工作难度较大,采取人工方式的情况下,会消耗大量人力资源。

  1.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措施

3.1育秧技术的优化

在干旱环境下育秧和普通水田环境下的育秧相比,水稻秧苗质量较高,而在干旱下的育秧,完成秧苗种植工作后,生产数量比较稳定,针对水资源数量的需求较低,同时实现秧苗节约的发展目标。所以,当前在选择水稻秧苗的情况下,多数种植人员过于关注干旱环境下的秧苗,但为保障旱育秧苗技术的落实,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与标准:第一,为保障出苗状况的正常性,需要避免出现烂种的问题和现象,提高育壮苗的重视程度,保障栽培工作符合相关要求与标准。第二,在开展播种工作前期阶段,通过对旱育计算书要求和标准的了解,针对苗床底部采取消毒措施,针对消毒物质类型需要慎重选择,同时采取覆盖保护膜方式,提高其自身的保温效果。另外,针对旱育苗栽培技术研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要求与标准:第一,旱育苗床尽量选择在背风向阳的位置,保障苗床水源的丰富性,而在选择苗床的情况下,重点关注管理工作的便利性。第二,选择旱育秧苗床的情况下,如果土壤自身条件不能够满足栽培工作的要求与标准,需采取土壤培肥的方式,改善土壤自身的条件,保障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 ,为保障底肥的充足性,需要针对苗床合理调整,同时控制施肥的数量。

3.2控苗技术的优化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的落实,主要是为提升水稻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实现高产量的发展目标,需重点关注控苗技术,落实优化和改善措施,全面了解水稻作物的生长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水稻作物能够健康生长,另外,在优化控苗技术时,需进一步提升水稻作物自身生育能力,同时是通过对水稻幼苗生长状况的了解,合理改善水稻种植技术,保障水稻种植技术和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3.3控肥技术的优化

水稻作物生长质量与施肥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如果施肥不合理,会影响水稻自身的生长质量,为缓解这种现象的出现,通过对水稻控肥技术的优化,了解幼苗生长状况和特点,针对施肥用量和类型合理调整,保障土肥的效率,满足水稻作物养分的需求与标准,从而减少水稻种植工作的成本。另外,通过对控肥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避免肥料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和影响,保障水稻幼苗的健康生长。

3.4病虫害技术的优化

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影响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原因,病虫害问题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保障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需全面优化水稻控制病虫技术,减少病虫害问题对其造成的危害,同时重点关注病虫害高发期阶段观察,保障田间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水稻日常护理工作措施

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时,种植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各个细节内容开展护理工作,并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全方面了解水稻,及时发现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水稻种植工作的效率。

4.1重点关注水稻生长环境的变化

水稻种植工作的开展,在出现气候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落实防护措施,降低对水稻作物造成的损失。另外,通过对稻田水分的控制,合理优化水源,保障水稻灌溉的效果,但如果不开展环境变化预测工作,导致措施不合理,减少水稻作物的生产数量。

4.2关注水稻生长情况

为全面了解水稻作物的生长情况,种植人员通过对叶龄种植技术的运用,获取相关信息,但一些变化能够通过肉眼获取,如果水稻生长速度缓慢,证明水稻作物的养分不充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植人员通过检测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取准确的原因,选择合理类型的肥料,同时控制施肥的数量,满足水稻作物生长需求与标准。

4.3开展除虫工作

病虫害问题对于水稻的生长危害性较大,由于病虫害繁殖能力较强,如果没有技术采取除虫措施,会破坏种群生长的平衡性,影响水稻生产质量和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植工作人员需采取低毒性的农药处理,提高灭虫工作的效率,同时提升水稻自身地域害虫的免疫能力,需要研究非常优质的水稻品种,保障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水稻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符合自然发展的要求与标准,进一步提升水稻作物的质量和生产数量。

结语

当前水稻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与种植技术选择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此,当前在开展水稻种植工作时,通过对当地地区种植环境的了解,选择先进化的种植技术,获取最大化种植经济效益。对此,为保障先进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对其全面分析和研究,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研究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强化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田姣.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的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9,(5):124-125.

[2]周道球.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9):173-174.

[3]陶嘉杰.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9):42-43.

[4]赖鸿浩.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南方农业.2019,(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