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花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绣球花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竺元君   ,金炳华

州可斋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绣球花是极好的观赏花卉,花多,色彩丰富。它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美化。绣球不仅可以作为优良的地被观赏植物种植,还可以作为中高档盆花供应市场。为了进一步提高绣球扦插繁殖的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对绣球扦插繁殖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探索绣球扦插繁殖的实用方法,为下一步技术应用和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绣球花;切割;育种技术

绣球花又名紫阳花、绣球,属于虎耳草科绣球属,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疏松,发芽、分蘖力强。绣球花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花卉,花色丰富,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绣球花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主要用于园林绿化。绣球喜生长在湿润温暖的半阴环境中,适宜生长温度为18 ~ 28℃,冬季温度保持在5℃以上,花芽分化保持在5 ~ 7℃2个月左右,开花时温度达到20℃左右,开花后温度保持在16℃,可延长绣球的观赏期。但是,在高温的情况下,花朵会凋谢。绣球花虽然喜欢湿润的条件,但浇水过多也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雨季来临的时候,以免因渍水导致根腐。如果生长条件过于潮湿,容易导致叶片腐烂。绣球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品种,每天都要进行10小时以上的黑暗处理,大约45 ~ 50天就会形成花芽。土壤条件最好的是沙质土壤,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如果土壤的pH值发生变化,绣球花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为了使绣球呈蓝色,可以在绣球的蕾期施用硫酸铝。绣球在繁殖过程中,主要采用分株、压条、扦插等方法。绣球在旺盛生长期可以通过分株繁殖。在扦插过程中,要注意扦插基质、温湿度,管理光照条件,为插条创造优质的生根环境,提高扦插成活率。绣球扦插繁殖技术分析如下:

1绣球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绣球花是一种灌木,又称木本绣球。其生长高度可达4m左右,树冠呈球形。4-6月是绣球花的花期,色彩艳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效果。绣球花主要产于中国长江流域,生长在山顶和山谷溪流旁的疏林中,适宜在海拔380~1000米的地方生长..绣球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性强,半阴,耐寒性强,萌发和分蘖能力强。然而,它的繁殖和分化与光和温度密切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季漫长,冬季温暖微寒,雨季充沛,冬季干燥。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87毫米,气候条件有利于绣球扦插繁殖,保证扦插成活率。

2主要技术要点

2.1切割前的准备

准备切割基板。选用草木灰和珍珠岩作为主要扦插基质,可选用进口泥炭控制泥炭比例。添加珍珠岩和椰壳制作绣球花扦插基质。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少量水,以确保适当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然后进行蒸汽灭菌,温度必须控制在90℃以上。

绣球扦插过程中,采用72孔托盘进行扦插,托盘的适宜体积为38cm×28.5cm×55cm。如果托盘太小,会影响绣球快速生根,如果托盘太大,会导致水分快速流失。插盘准备好后,要及时进行消毒工作,在消毒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优氯净进行消毒。

基质消毒后,将基质填入穴盘中,保证基质充足,避免浇水时基质下沉,导致基质不足。将泡沫块铺在苗床上,并铺上黑色地布,以保持水分,增加塞子与地布之间的湿度。基板安装完成后,将基板均匀地铺在地板布上,避免插头托盘之间出现缝隙。

基质做好了再浇水,但要注意保证基质第一次浇水充分。

2.2切割准备

选择多年生植物,剪下健康的插条。插条要留一对叶子,下边长4cm,上边长1cm。

剪的过程中,剪刀要仔细消毒,避免伤口细菌感染,要用扁嘴,尽量减少伤口。剪去1/2叶片或叶片较大的2/3叶片,以控制和减少插条失水[1]。

插条不需要冷冻,收集的插条可以随时剪下。如果切不完,应放在15 ~ 20℃下。

2.3切割过程

在扦插过程中,用生根剂或生根粉处理插条。把耳朵浸在生根粉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伤口薄薄地涂上一层生根粉。切割时,将叶子下3厘米插入基质中,以确保垂直切割。

2.4切割后的管理

湿气。浇水时要合理控制水压,保证插条与基质充分结合。剪完再喷,避免叶子萎蔫,阴雨天不用喷。

温度。温度应控制在20 ~ 28℃。当温度下降到20℃时,插条的生根会受到影响。当温度超过28℃时,插条的伤口容易感染病菌而腐烂,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腐烂的发生率会增加。如果切割后遇到低温,可以用薄膜围起来。气温较高时还应采取遮光措施,80%的阳光应完全遮光,每日光照时间为4 ~ 5h [2]。

湿度。空气湿度应达到70% ~ 72%。在插条生根之前,它们可以吸收水分以保证自身的水分平衡。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喷雾,避免大量水分蒸发,保证钻屑自身的水分需求。但是喷洒次数过多,湿度大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概率,导致插条腐烂,所以控制湿度也很重要。

阴影。绣球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其生长过程需要的光照较少。但如果在插条繁殖过程中缺乏光合作用,插条就无法存活,光照越强,插条内温度越高,就会发生旺盛的蒸腾作用,需水量较大时,就会对插条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施肥。扦插后5 ~ 10天,应合理控制插条含水量,保证基质不太干也不太湿,同时合理设置遮荫网,促进伤口愈合,保证插条快速生根。如果发现基质干燥,要浇一次水,但要避免浇水过多,这样会使插条腐烂或死亡。

病虫害管理。扦插12天左右,大部分植株开始生根,生根后可以施肥,但一定要合理控制施肥量,叶面喷施可以用氮肥和磷酸钙肥。

扦插后15天左右,插条的根系已经全部长出。因为基质有一定的湿度,所以基质里会有一些膜翅目幼虫。此时可以进行灌根,可以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灌根处理,并为植株提供良好的光照,但不允许阳光直射,以保证基质适当的干湿度[3]。灰葡萄孢通常在扦插后18天发生。此时可用杀菌剂或1000倍异菌脲防治,基质湿度适宜,促进插条健康生长。

2.5扦插位置对八仙花水培生根的影响

不同茎段的插条因其木质化程度和分生组织细胞的数量对插条的生根有很大影响[13-19]。通过对当年绣球上、中、下三个枝条扦插的研究(图9),发现不同茎段的平均生根率不同。在低浓度(0和5mg·L-1)下,平均生根率为上段>中段>下段。当浓度为10mg·L-1时,中间段外植体的平均生根率高于上下段外植体。当浓度高于15mg·L-1时,下段外植体的平均生根率高于中、上段,说明当外植体木质化程度较高时,适当提高外源激素的浓度可以提高平均生根率。三种外植体的平均单株根数统计结果显示(图10),上、中段的平均单株根数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下段外植体则正好相反。但在低浓度时,上部和中部插条的平均单株生根数显著高于下部插条。单株平均根长统计结果显示(图11),当NAA浓度低于10mg·L-1时,中间插条的单株平均根长显著高于上下插条,最长可达46.37 cm。通过对比不同茎段的生根图片(图12),发现八仙花插条切口处无明显愈伤组织,不定根分布在切口上方,因此八仙花插条的生根方式为皮生根。上部插条的不定根比中部和下部插条分布更广,浸泡在溶液中的部分都能生根。这可能是由于上部插条的木质化程度较低,更多的分生组织细胞分布在整个插条中,也可能是上部插条的平均单株根数较高的原因。中下部插条的生根部位主要集中在节间附近,可能与那里的分生组织活跃有关,其他部位木质化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不定根难以分化。

2.6激素浓度对绣球水培生根的影响

不同的激素浓度对插条生根有不同的影响。低浓度可以促进插条生根,过高浓度会抑制插条生根[8-12]。不同浓度NAA处理插条的结果表明,浓度为5mg·L-1时,平均生根率最高,为95.0%。0.0mg·L-1浓度的处理条件下一次为92.9%;当浓度高于10mg·L-1时,平均生根率有下降趋势(图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组中25mg·L-1 NAA平均生根率与NAA差异显著,5mg·L-1 NAA与20mg·L-1 NAA差异显著。单株平均根数的统计结果显示(图6)NAA浓度为0mg·L-1时,单株平均根数最高,为23.9根。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平均单株根数呈下降趋势。0和5mg·L-1 NAA浓度培养条件下,平均每株插条生根数无显著差异,但与20和25mg·L-1 NAA浓度培养条件下有显著差异。单株平均根长的统计结果显示(图7),不同浓度NAA处理的插条单株平均根长也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NAA浓度为0mg·L-1时,插条的平均单株根长最大,为42.4 cm,NAA浓度为5和10mg·L-1时略有下降。然而,当NAA浓度高于15mg·L-1时,插条的平均单株根长显著减少,0,5,10mg·L-1的NAA与15,20,25mg·L-1的NAA差异显著,15和25mg·L-1的NAA差异显著。实验中观察插条的外部形态,发现当NAA浓度≥15mg·L-1时,浸泡在溶液中的插条表皮明显变红(图8),这可能是外植体生根率、平均单株根数、平均单株根长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A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提高八仙花插穗的生根率,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八仙花插穗的生根率受到抑制。当NAA浓度为5mg·L-1时,八仙花插条的生根率最高,低浓度条件下八仙花插条的平均单株根数和平均单株根长也达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王意成,王翔.花团锦簇的绣球花(上)[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8(8):10-13.

[2]蒋梦烟,陈亮明.绣球品种‘蓝尼康’扦插技术研究[J].经济林研究,2017,35(2):206-209.

[3]孙强,虞秀明,姚红军.绣球属品种资源收集及扦插生根能力比较[J].北方园艺,2016(1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