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优化思考——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优化思考——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

李少霞 ,梁艳仪 ,丁页佳 ,徐于婷 ,任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等提出更高要求为背景,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排查分析老城区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现状,并根据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原则、结合“老旧”医院实际,对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务实的优化措施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医院 无障碍环境 建设 排查整改

Abstract: As Chines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enter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in hospitals, convenient for the masses to see a doctor. Taking 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hospital,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oviding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for the mass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Hospital,Barrier-free environment,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 and rectification

前言 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以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更高要求一些建筑年代久远可利用空间有限周边环境复杂老城区大型综合医院无障碍化改造升级工作问题日显紧迫。如何让这一问题快速有效而又切实与务实地得以化解这是我们政府、医院和群众高度关注并需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

1、现状问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于1835年建院,是中国最老的西医院由于历史悠久,多个建筑物年代久远,又属于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此,该院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不受到制约群众在有限的医院空间就医面临不便。为此,如何优化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成了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必须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2、政策导向 

为贯彻落实《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广州市政府残工委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穗卫函〔2022〕894号)的要求,结合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全方位地予以谋划、系统地进行优化排查整改

3、整改成效

对照《管理规定》,我们持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共计建成无障碍设施(场所)146处。其中,(1)规范设置无障碍停车位4个;(2)规范设置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出入口)18处;(3)规范设置无障碍电梯26部;(4)规范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厕位41个;(5)规范设置低位服务设施1处;(6)规范设置无障碍引导标识56张。

二、排查整改做法及成效

根据《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全院齐心协力,本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具体如下:

1、着力进出无障碍建设 

门诊、住院部等楼栋出入口均设立了无障碍斜坡、护栏、扶手,并做好了标识指引,有利于车床、轮椅的进出。

2、完善电梯无障碍建设 

其一,门诊、住院部等楼栋的电梯厅或手扶梯口配备专职导梯员,对乘梯人员进行指引,对年老体弱及坐轮椅的患者,采取专人指引、优先进梯的服务理念,保证了病人的就医疗安全。其二,电梯内设置低位按键,有利于轮椅病人乘梯。其三,对没有楼层语音播读的电梯进行恢复语音播读功能,有利于视角障碍病人的来院就医。

3、升级分区无障碍建设 

其一,全院因地制宜,在各楼层建设无障洗手间,配备座厕、扶手、低位洗手盆、梳妆镜、洗手液、方便轮椅病人如厕。其二,对院内花园进行改造,将地面不平整或有可能妨碍患者通行或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进行立项整改,同时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4、查漏补缺无障碍建设

其一,对全院的标识进行排查梳理,及时完善各流程指引。其二,对院内各通道定期排查,增加通道护栏或扶手,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未来方向

尽管院内无障碍环境建设多次顺利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督导检查,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以及为病人服务的实践永无止境。

1、对照“规定”,完善无障碍设施与标识

其一,深入领悟《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和文物保护规定等文件,密切联系与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接受有关部门评估监督,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全院无障碍环境建设各项设施。其二,各楼栋出入口的无障碍斜坡、护栏、扶手,做好相关标识,玻璃门、玻璃墙、楼梯口、电梯口和通道等处,应当设置警示标志、信号或者指示装置。合理设置无障碍斜坡坡度,避免坡度太大,导致轮椅和车床难以通行,增设安全护栏,确保无障碍斜坡能正常使用,保证车床、轮椅的进出安全。

2、立足科技,创新优化无障碍环境管理

其一,针对残疾群体设计专用APP:积极联系第三方公司基于医院实际情况,研发供残疾群体使用的无障碍APP。APP应具有手势操作、眼动追踪、语音交互等功能,便于残疾群体操作,并集成各大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数据,成为广大残疾群体的“掌上智能地图”,让他们充分掌握医院内的无障碍设施情况,按图索骥,高效使用。其二,优化无障碍路线流程:针对布局流程仍欠清晰和不完善的问题,应以各种符号和标志引导残障人士的行道路线,以触觉和发声体帮助视残者判断行进的位置和方向,使人们能最大范围地感知所处环境的空间状况,尽量做到残障人士与其他人车物的分流,做好标识的指引工作。改进措施:优化路线流程,继续做好标识的指引工作。

3、用好电梯,细化优化电梯运营管理

继续设置专职导梯员,对乘梯人员进行指引。在高峰时段落实各电梯的管理,合理分流人群直达目标楼层。对年老体弱及坐轮椅的患者,坚持采取专人指引、优先进梯的服务理念,必要时帮助他们按电梯按钮、控制电梯门适时开闭。对于运送物资、病人的车床,做好提醒、引导,保证病人的就医安全。加强电梯低位按键的维护保养,确保电梯正常运转。

4、勤检细查,强化无障碍环境日常管理

其一,定期与不定期巡查院内各项设施:调动各职能部门、科室和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积极性开展常态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OA、医健通等智慧网络平台上报,派单给相关科室进行完善改造,形成共建共享无障碍环境设施的良好局面,以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其二,做好各楼层无障洗手间维护保养:包括无性别卫生间、男厕女厕,清理可能妨碍保残障人士的杂物,保证厕位干净整洁。检查扶手、洗手盆、梳妆镜等设施是否完好。尤其要关注紧急呼叫按钮是否能正常使用,做到有呼必应,最大限度保障特殊人士的安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应遵从通用、安全、醒目性原则,医疗机构应从制度、管理、信息化、理念等方面入手对无障碍环境进行长效管理。同时,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亦不能忽略针对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为无障碍医疗服务提供更加充分保障。总之,现代医院理应运用无障碍环境设施让病人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以彰显“以病人为本”的人本理念、以最大效应地达到“病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治愈

参考文献

[1]陈戎,张晓萍,李巍巍,朱涛,李洋.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长效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3,24(02).

[2]陈锦洋. 无障碍环境建设下听说残疾群体辅助媒介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22(10).

[3]王凤奇,李思童.无障碍设施改造实践之北大医院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21,17(10).

[4]魏清桥.医疗建筑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点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