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下人事档案保密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民主政治下人事档案保密管理的思考

王静文

国家电投陕西分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一些档案中会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机密,对于这些档案必须要采取保密管理措施,避免档案资料的外泄,以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着重讨论电力企业档案保密管理的原则、存在问题和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果,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保密管理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化,这给档案保密管理增加了难度,使得电力企业的利益岌岌可危。为了提高档案保密管理的实效性,确保该项工作能够与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契合,必须要明确档案保密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促使电力企业档案保密管理工作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给电力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管理过程存在的保密管理隐患

1.在保密工作机制方面,个别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责任和要求认识不清。个别单位保密委没有发挥好应有作用,保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单位考核问责体系不够健全,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个别单位保密管理制度执行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刚性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在保密“两识”教育方面,部分单位保密宣教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部分干部员工对“秘密安全是公司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3.在定密管理方面,有的单位未严格执行定密责任人制度,定密审批流程不完整、不规范。有的单位未严格执行“密来密往”制度,存在漏定密、漏标密的情况。各单位仍一定程度存在违规误标密、乱标密情况。

4.在涉密人员管理方面,各单位涉密人员确定标准不统一,有的单位涉密人员范围过大、定级不准。有的单位为了规避管理,涉密人员该定未定。个别单位涉密人员日常管理松散。

二、原因分析

1.保密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

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就是为了加强保密工作组织领导,明确相关人员保密工作职责,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要么没有制定相关保密制度,工作人员对什么是国家秘密、如何保守秘密、需要履行什么手续、遵循哪些程序,不知不懂;要么虽有制度也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联系本单位实际不紧密,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工作人员没有入心入脑,在一些具体环节上,把定密要求忘得一干二净。

2.保密审查工作不严不实

一方面是源头没有把好关,不知道应该定密、不知道如何定密、不能按规定定密,使文件流转的下一环节无法正确履行保密程序;另一方面是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不严格,不遵循“谁公开,谁审查”、事前审查和依法审查原则。一些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对外发布保密审查制度”,即系统信息提供部门自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专门审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的工作要求,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止涉密信息上网。

3.“两识”教育未能落到实处

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未能让广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全面学习保密知识、掌握定密程序、未能养成保密习惯。保密宣教未能日常化,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没有形成学保密、知保密、懂保密的氛围,没有将保密意识、保密常识贯穿于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常识,筑牢思想防线,增强防范能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保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提升保密管控水平的抓手

一是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一把手为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冠疫情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齐抓、分工协作、制度支撑、全员参与”保密工作格局。层层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保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保密委员会与各部室、各单位签订《保密责任书》、《保密承诺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本部门、本单位进行保密检查,并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保密教育纳入干部员工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密安全常识、案件警示、保密形势教育,提高全员保密意识,以手机短信、微信群、企务公开屏等方式普及保密技术防范常识。同时,通过印发《保密笔记本》、制作《保密微电影宣传片》等形式营造“人人学保密、工作讲保密”的浓厚氛围。三是创新保密管理举措,以“三个深入”为抓手,做到保密管理全覆盖。即深入班子,公司领导班子、本部各部门、基层各单位定期组织学习保密工作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深入专业,结合工作实际,查找各专业、特别是重要部门、重要领域保密工作的漏洞或不足,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深入员工,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把保密规定转化为内在要求、工作习惯和行为准则;对涉密人员上岗前要严格进行资格审查,离岗时要做好脱密期后续管理。

(二)强化过程管控是提升保密管控的内在动力

一是严格执行保密管理程序,完善保密规则和工作要求,强化重点涉密部门和岗位的硬件管理,按照保密规定和标准,配足配齐保密防护设备,完善保密防范措施,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强化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认真学习贯彻公司关于加强保密管理专项部署会议有关精神会议要求,将会议精神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进一步营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三是全力推动保密工作任务落实。针对外部邮箱、微信等社交软件安排部署工作、传输文件的情况增长态势,及时提醒引导员工严格执行公司保密办提出的“工作在家不涉密、网上办公不涉密、场所消毒不涉密”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明确举措、加强管理、确保保密工作不出纰漏。四是扎实开展文件保密管理专项整治提升工作。严格履行定密主体责任,加强文件起草、流转和印发各环节管理,下大力气杜绝违规对外输送、发布公司文件及重要敏感信息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刘晓菲.关于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J].兰台世界,2016(S1)

[2]曾文英.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的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05)

[3]韩爱平.提高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