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勘查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矿山地质勘查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探讨

漆志群

360502196503271611

摘要: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煤矿项目建设呈现出兴旺之势。然而,矿山工程建设受到了地理地质因素的很大影响,很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问题。因此,在矿山工程施工的开始阶段,必须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其地质稳定性和施工的可行性,这样才能确保矿山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矿山地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采矿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开采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同时,矿井的地质、岩石条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从而引起各种地质灾害。为了确保采矿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人、工人的安全,工人们在开始采矿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地质勘探、调查工作。开展勘探工作,既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又能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一、矿山地质勘查工作内容

由于矿床一般都是埋藏在地表之下,受地质构造和水文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寻找矿床前,必须认真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主要是对某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等进行取样分析,再对调查的结果展开分析,进而对矿产的位置、形状、储量等做出初步判断。

(1)矿产资源有限,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可替代的矿藏,以保证矿藏的可持续供给。特别是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对地方经济有很大影响的危矿,要保证其可替代性资源具有充分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地质环境,有针对性的调查。

(2)合理利用已有矿山,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十分重要。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往往需要利用先进的勘查仪器,利用科学的勘查方法,对现有的矿床进行勘查,进而确定矿床的资源储量。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对现有矿山的周围区域展开探测,了解其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基础信息,对新矿山的开发方向和范围进行估算。在勘探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依据记录,制订采矿计划,了解矿山的服务年限,进行科学的开发。

(3)加大对紧缺矿床所藏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矿山的共伴生矿和尾矿展开全面的研究,其重点是要持续地引入矿场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对低品位的难选冶铁、锰、铜矿以及半生镍铬矿等,要持续地强化评估和开发技术,同时,国家还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行业规范。通过制定相关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促进矿业公司在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矿山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探矿工作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关停期,当矿藏已被开采完毕,而矿藏的生态又亟待保护。因此,在关闭之前和之后都要对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查,并且要把关闭的地点,前后的变化等内容都要记录下来,再报告给上级。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一)岩土体变形灾害

在煤矿生产中,采掘活动破坏了矿井的地质环境,特别是井巷作业时,往往造成地表塌陷。尤其是在地表浅层采煤时,更是如此。在深部矿山开采中,如果回填不足,会产生大量的采空区,当采空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引起大面积坍塌。与此同时,随着采矿活动的进行,由于开采方法的不合理,会产生许多大的陡坡,从而造成了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引发了滑坡等地质灾害。这类矿难,多为露天采矿。

(二)矿体内因导致的灾害

煤层中的瓦斯和地下火灾。在矿山开采阶段,会有大量的瓦斯气体,因为井下不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所以会造成大量的瓦斯气体积累,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爆炸,对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爆炸,就会彻底将矿山破坏殆尽。伤害很大。煤层火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在硫化氢矿井中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它在氧化的时候,会不断地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火灾。这类矿难不但危害很大,还会给矿产资源带来很大的损失。有些煤矿的大火,可以持续数百年,对地下的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消耗。而且还会对当地的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造成肥沃的土地不能耕种。

(三)地下水导致的灾害

矿山开采中,因地下水变化而产生的突水,不但危害极大,还因其突发特征,很难控制,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没有对矿井涌出的水量进行准确的估计,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将矿井里的地下水打穿到了地下暗河或者是含水层里,这样就会造成地下水顺着打穿的地方,涌入到巷道里,将人和设备都给淹没。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伴随着崩塌和泥沙的涌出。随着矿洞中涌出的水流,灌进巷子里。最后,出现堵漏、掩埋破坏的情况。

三、矿山地质勘查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矿山地质勘查能力

在采矿之前,确实需要做好采矿前的准备工作,要对采矿地的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工程勘察,要将矿山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3S技术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震区进行预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分析与预报;充分发挥 R S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作用。通过对不同条件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煤计划。在采矿作业中,建筑工人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科学的防灾方案。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开展矿区环境监测,及时、准确地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当矿井处于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区域时,应及早进行区域加固。

(二)提高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保护体系

矿藏的开发,让这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对这个国家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开采过度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在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又要进行科学化、理性化的开采,并加强对矿区的生态保护。充分发挥矿产资本这一天然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政策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行业的监督管理,指导该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要从源头上降低煤矿开采中的煤矿开采量,强化煤矿开采中煤矿开采量的控制,提高煤矿开采中煤矿开采量的控制;构建和完善的法律保证系统,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企业能够按照规则行事,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规范和合理开发;加强对煤矿职工的保护意识,对煤矿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提高职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实现矿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结论

开展勘探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有好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地质灾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矿山企业的安全。提高矿山地质勘查能力,提高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科研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矿山区域的开采效益,还可以保证勘探者的人身安全,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矿山地质勘查的能力,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继德.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技术及有效防治措施阐述[J].世界有色金属,2023(03):151-153.

[2]王立帅.矿山地质勘查及勘查灾害的预防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3(01):217-219.

[3]梁洪成.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2(24):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