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成因及地质找矿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矿床成因及地质找矿方法探析

周秀峰

内蒙古第二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本论文系统地阐述了矿床的定义、分类,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以及形成环境。详细分析了地质找矿的各种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地质调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观测和测量获取地质信息,地球物理方法则是利用地球的物理属性来推断地下结构,而地球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分析地球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来理解地质过程和矿床形成。结论部分总结了这些知识和技术在找矿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矿床;地质过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1 定义与分类

矿床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如岩浆活动、沉积、变质、风化等)将某些有经济价值的元素或矿物富集在某个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们主要包括金属矿床(如铁矿、铜矿、金矿等)、非金属矿床(如石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矿床(如煤炭、页岩气等)等。根据成因和地质环境,矿床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岩浆矿床:这种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如铁矿、镍矿、铂矿等。2.沉积矿床:这种矿床与沉积作用有关,如煤炭、铀矿、磷矿等。3.变质矿床:这种矿床与变质作用有关,如黄金、石墨、金刚石等。4.流体矿床:这种矿床与流体作用有关,如铜矿、铅锌矿、金矿等。5.表面矿床:这种矿床与风化作用有关,如铝土矿、黄金、铁矿等。

2 矿床成因

2.1 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

矿床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多阶段的地质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流体活动、气候变化等。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矿物质的原料是形成矿床的第一步。这些原料可能来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也可能来源于地表的沉积物质或地下的地质体。例如,铁矿石的原料主要来自地壳内的铁元素,黄金的原料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的岩浆。原料在地壳中的运输和沉积是形成矿床的第二步。这一过程可能通过岩浆活动、地壳构造运动、流体活动等进行。例如,铁矿石可能通过火山活动被运输到地表,然后在湖泊或海洋中沉积形成矿床。原料的浓缩和富集是形成矿床的第三步。这一过程可能通过地质作用,如变质、蚀变、风化等进行。例如,黄金可能在岩石中浓缩,然后通过流水作用被富集到河床中,形成砂金矿床。最后,矿床需要被保存并暴露出来,才能被人类发现和开采。这一过程可能通过地壳构造运动,如抬升、侵蚀等进行。例如,铁矿石可能在山脉的抬升过程中被暴露出来,然后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2.2 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

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是其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地质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地质环境及其关联的矿床:1.岩浆活动环境包括深源岩浆活动和浅源岩浆活动两种情况。深源岩浆活动,比如板块下降带,经常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钻石矿床等的形成有关。浅源岩浆活动,比如火山和热液活动,通常与铜、金、银、铅、锌等矿床的形成有关。2.沉积环境中的矿床形成与流体运动和物质沉积有关。例如,在海洋环境中,黑烟囱类型的矿床(如黄铁矿和黄铜矿)常常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陆地沉积环境,如湖泊和河流,可能形成煤炭、铀、石油、天然气等矿床。3.变质作用是由于高温和高压导致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这样的环境下可能形成一些特殊的矿床。例如,深埋于地壳中,经历过区域性变质作用的地方,可能形成石墨、金刚石等矿床。4.构造运动会导致岩石的形状、结构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形成特定的矿床。例如,大断裂区常常伴随有黄金、铀、铅、锌等矿床,而褶皱地带则可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矿床。5.表面环境,或称风化环境,由于气候、生物等因素影响,可以形成一些特定的矿床,比如铝土矿、金矿、铁矿等。风化壳矿床通常在热带或亚热带湿润环境下形成。

3 地质找矿方法

3.1 地质调查方法

地质调查是找矿过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分布等基础地质信息。地质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地表调查是最基本的地质调查方法,通常包括岩石、矿物和化石的采集和识别、地质图的绘制、地质剖面的建立等。地质学家会在现场观察地质现象,记录和分析数据,从而理解地区的地质历史和矿床形成条件。2.勘探钻孔是一种深入地下获取地质信息的方法,通常用于确定矿床的深度、厚度和品位等信息。通过钻孔取得的岩心或破片可以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详细分析。3.地质测量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字段(如磁场、重力场、电场)和地球化学字段(如氡气、水化学)等来推断地下的地质结构和矿物分布。这些测量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如磁力仪、重力仪、电阻仪、伽马射线谱仪等。4.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或飞机收集地表的影像和光谱数据,用于判定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化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整合和分析这些数据,以空间的方式展示地质信息,有助于找矿目标的定位。

3.2 地球物理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是通过测量地球的物理属性,如磁性、重力、电性、声速等,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物分布的一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地下深部的信息,尤其适用于地表观察受限的地区。以下是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1.磁测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局部变化来推测地下的矿物分布和地质结构。不同的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磁性,因此磁场的异常通常与特定的地质目标相关。例如,铁矿石、镍矿石等含铁矿物会产生强磁异常。2.重力测量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局部变化来推测地下的密度分布和地质结构。不同的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密度,因此重力的异常通常与特定的地质目标相关。例如,盐矿和煤矿等低密度矿物会产生低重力异常。3.电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或电性导率来推测地下的矿物分布和地质结构。不同的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电性,因此电性的异常通常与特定的地质目标相关。例如,金矿和铜矿等导电矿物会产生低电阻率异常。4.地震法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推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地震波的传播性能与岩石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地震反射和折射的异常通常与特定的地质目标相关。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等流体矿物会产生强地震反射。

3.3 地球化学方法

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材料(如岩石、土壤、沉积物、水、植物、大气等)中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和变化,以推断地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方法。以下是主要的地球化学方法:1.岩石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岩石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和矿物成分来推断岩石的来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地壳的构造和演化,从而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2.土壤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和矿物成分来推断地表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因为土壤通常受到地下矿床的化学异常影响,所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找矿的重要方法。3.生物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化学元素来推断地下的矿床和地质过程。这是因为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吸收并富集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特定元素,因此他们的化学组成可以反映地下的矿床。4.水文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海洋)中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来推断地下的地质和水文过程。因为水体可以溶解并携带地下矿床的化学元素,所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也是找矿的重要方法。

4 总结

通过对矿床的定义、分类,以及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和环境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床的形成机理。同时,本文详细分析了地质找矿的三种主要方法,它们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综合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遥感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地质找矿的方法将更加高效和精准。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这些技术的潜力,推动地质找矿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进平.解读矿床成因及地质找矿方法[J].中国金属通报,2022(2):43-45.

[2]周福新.对地质找矿成因以及方法的探讨[J].地球,2015,000(010):27-27.

[3]张永红.针对矿床成因及地质找矿方法的有效分析[J].探索科学,2016,000(0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