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洪枫

652625197609010044

摘要:在进行生态城镇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要想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就必须按照成长性、生态性、多样性和经济性的规划和设计原理,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规划策略

1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概述及研究意义

就生态城市的建设来说,它与以经济建设为主的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很大区别,它的目的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种共生的自然环境的城市建设方式。从生态城镇化的内涵来看,其内涵包括:自然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历史文化问题,城市经济问题。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造过程中,专业的设计者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对城市的地形和气候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对于这些社会问题,有关的专家要从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确定每个区间的职责和目标体系,从而保持城市的平稳运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2生态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设计理念更新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的发展中,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建设的新型生态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焦点。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实现观念的变革。物业管理者和地方机构在观念上的落后,没有能够与特定的形态改变和地区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就有可能会造成现实中的规划项目达不到期望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城市的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当缺少精细化管理理念时,会导致整体的项目规划设计细节不到位,会出现遗漏和疏忽的问题。没有将具体的生产、生活需求和生态管制需求相结合,展开对其进行均衡的设计,这种方式存在着偏重现象,不能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环境污水污染

我国一些工业企业的废水在没有经过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径流进入江河,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整体生态和人民的生活。在我国城镇人口日益增多、用水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果对城镇环境中的水污染不予关注,势必会对城镇整体的环境品质及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城市只注重产业开发,忽视了对废水的控制,造成了大量废水的排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3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案问题

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要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基础设施规划和人文环境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与农业和工业等问题相联系,展开规划与分析,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协调生态环境与居住问题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在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构建出一个与城市规划思想相一致的生态方案。在城市的发展与发展中,必须要有经济效益的支持,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发展效益问题,要强化人文历史和文化的建设,全面打造集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生态产业结构。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3.1强化人员团队专业能力

在节能环保的社会系统中,要实施物业项目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就需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实施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应该主动贯彻执行对员工团队的综合训练,构建工作机制,并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对员工进行约束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团队的综合控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设计水平,提高城市生态效益,保持房地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执行企业的风险控制战略。在城市规划和房地产项目规划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外部影响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因此,应该适时地进行风险管控策略的创新,将大数据技术当作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将经验分析和价值挖掘结合起来,提高精细化和信息化工作方式的使用效率,增强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技术优势,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

3.2做好城市湿地规划工作

湿地是提高城市自净化性能的关键地带。在生态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使其在生态修复和温度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其在保障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湿地是由水、土壤和湿生植物组成的,它能够对城市的气候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防止城市地区发生严重的旱涝灾害。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速海绵城市的发展进程,要将建筑系统、绿地系统以及水系等对雨水的吸收和缓释作用发挥出来,对雨水的径流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方式。海绵城市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和热岛现象,对城市绿地、湿地和水系等进行全面保护,使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3.3强化生态体系的规划合理性

将城市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一个科学、高效的生态规划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项目的生态收益和综合价值。在某些地区,其生态系统的设计可以融入到一些地区的功能中去,例如,在绿化的道路上进行绿化,绿化的居住区规划等。这个项目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创造出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园林设计方案。“点”形绿色:庭院绿色、节点绿色和散布绿色。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线”型绿地:公路上的行道树绿地和路边的灌丛绿地,把点状绿地连接起来,构成绿地的网格,起到分隔和延续空间的效果。“面”型绿化:广场绿化绿化、庭院绿化和道路两边绿化构成的片型绿化,把景观划分为块,构成三大绿化空间之间的联结。绿色空间体系包括中央绿色空间、绿色长廊、组团绿色空间和居住区绿色空间。沿着城市主要道路,修建一条宽敞的绿色隔离地带,并与广场和城市雕塑等相配合,把它打造成一个与周围城市绿色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够与周围城市绿色环境相互协调的、具有都市特色的绿色环境。公园内部以绿色为核心,强调生活、私密性、封闭性,公园内部景观精致而又亲切,营造出一种“慢生活”般的悠闲氛围。

3.4保护生态廊道体系

在城市建设中,生态走廊系统的维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了使国家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规划设计师们必须要主动地对城市的内外环境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用科学、理性的设计来提高生态廊道系统的保护程度。在生态走廊规划中,必须将生态学和规划学相结合,对城市的自然生态演变进行深入剖析,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和仿真,强化其与自然生态因素之间的关联,并据此进行生态走廊规划和设计。

结语

总结来说,在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探讨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以地方的城市特色为基础,创造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在规划建设初期,通过了解本地城市的人文历史、地理特点,协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条件,改善生态城市的园林景观、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生态与环保”的发展规划,推动“生态都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杰,陈焕杰.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3):22-24.

[2]廉庆先.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13-15.

[3]张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路径探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8):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