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策略分析

解伟江

山东全员本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在化工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干扰正常的化工生产,还会给化工企业的人员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切实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加大化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策略分析。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

引言

化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安全性、稳定性与市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现阶段,为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化工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提升对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关注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

1、开展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受各种自动化技术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的影响,我国的化工行业已经步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在为化工产品生产提供支持的同时,使得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内容逐渐增加、管理工作整体难度逐渐上升,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安全管理失误,那么不仅会对化工产品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还会给化工企业设备、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现阶段,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化工企业方面需要加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支持,避免严重损失的出现。

2、分析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首先,化工生产本身是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所以需要调动人们关注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但是现在化工市场的内部竞争压力过大,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忽略了生产的安全问题,长此以往整体企业上下都缺乏了安全意识。其次,有一些化工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身的化工生产一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不需要采取繁琐的安全保护措施。一旦风气形成导致化工企业内部安全防护意识缺失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最后,很多企业人员对于安全管理意识内容不了解,只认为是简单的安全教育,忽略实际生产中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2资金投入力度不强

首先,化工企业生产环节中往往缺乏资金方面的支持。在生产中需要的重要设备和材料,还有技术引进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支撑,但是企业自身资金调配导致资金周转不开。其次,企业资金调配中,只注重营利项目的设备和材料地采买和更新,一些落后生产项目却很少投入资金,导致企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带来安全问题。而且技术人才方面缺少资金维护,导致人才外流的情况。最后,企业对于生产方面养护工作不够重视,所以资金投入会相应减少,为生产过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引发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

3、提高化工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质量的方法

现阶段为了切实提升化工企业的运营管理质量,保证化工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化工企业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管理策略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与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提供助力。

3.1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习

为切实提升化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企业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演习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突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实际安全事故演习过程中,企业方面需要依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化工安全生产活动的事故演习方案,并通过对演习过程中员工的表现进行监督分析的方式,切实了解员工应急救援管理水平与应急事故处理能力,以便在后续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通过为员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的方式,切实提升员工的应急管理能力,为后续安全事故处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信息化建设,强调数字化管理

伴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平台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使着企业安全管理环节也向着智能化、无纸化的线上管理模式进步。以“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为例,其利用智能管理模块,将传统安全管理需要的巡检台账简化为电子版,在物联网的配合下实现监管数据的联网控制,建立基于生产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块,包括重大危险源管理、有毒可燃气体检测管理、风险预警管理、人员在岗管理、安全生产全流程管理。其管理内容实现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内容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效能。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出现越来越多安全管理平台软件,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指导。例如山东全员本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全员履责软件系统,其涉及的模块包含双重预防机制、生产投入、组织架构、法规体系、风险排查、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理以及职业健康等。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形成了全方位的改扩,以数字化管理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3.3加大风险管控及隐患治理力度

化工安全管理需要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加大风险隐患治理力度,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到位,有效遏制化工安全事故。首先,化工企业需要将风险管控设定为内部安全生产预防主线,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可在清单中分类梳理出所识别的安全风险,并采用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方式划分不同类别安全风险的风险等级,以风险类别和等级为依据将风险点落实到各管控层级,为化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作用,确保及时解决安全突出问题。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全面分析风险等级高的工作岗位,并针对这些岗位加强安全检查和实时监控,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其次,需要落实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应综合运用信息化平台,自动化、动态化管理化工安全,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实施监测化工生产动态,促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高效率开展。同时,需要建立云数据上传系统。化工行业由于其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其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因此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是化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降低化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

3.4优化工艺、设备管理

化工企业要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类似生产企业加强交流,与科研机构、化工院校加强合作,保障科技投入,不断提升研发力度,逐次、逐批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逐步建立健全安全仪器系统的研制、安装、测试、运行、维修的安全寿命管理体系和程序,进一步强化对液位、油温、气压等关键运行参数的监测,加强对储气箱、超高报警系统和手动联锁装置的控制。主动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工艺、设备进行调整,以减少不安全因素。同时,要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排设备维护管理的专业人员,加强日常巡检巡护,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设备平稳运行;因部分化工原料具有腐蚀性,要严格工艺运行纪律,并适时替换已锈蚀、破损的零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的危险性较高,其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将安全管理以及应急管理作为重点,控制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为化工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为此,文章分别从安全管理以及应急管理两部分出发,做好设备、生产环节以及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部门处理安全事故,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孟路园,杨迎,方少林.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探讨[J].化工管理,2021(21):129-130.

[2]杨伟佳.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4):55-57.

[3]董文欣.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探寻[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04):178-180.

[4]张淑荣.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01):99-101.

[5]方兴.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分析[J].云南化工,2021,48(11):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