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是什么?护理要点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体外反搏”是什么?护理要点有哪些?

杨丽丽

临汾市中心医院041000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有很多,主要有药物治疗、PCI术和冠脉搭桥术。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另一种方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就是所谓的“体外反搏”。为了进一步提升冠心病病人的生活品质,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症状,这种技术已经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

一、什么是体外反搏术?

体外反搏技术是一种能够很好使心血管得到康复治疗的技术应用,它的特点是能在不损伤身体的情况下,让体内的血液回流到主动脉,增加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供血,改善身体的缺血和缺氧状况,被称为“躺在床上的马拉松赛”,是一种罕见的“享受式”的康复方法,在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方面有着特殊的效果。在体外反搏治疗中,病人仰面躺在反搏床上,用一种特殊的气囊包裹住患者的腿部和臀部,然后在心电监测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腿部和臀部进行一次由小到大的序惯性加压;通过将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上半身,提高对心脏、大脑等器官的血运。

二、体外反搏的工作

所谓的体外反搏,就是一种无创式的体外辅助循环,就像是在你的双腿上装了一颗人造心脏,两颗人造心脏分别为你的主要器官提供血液供应,然后对你的下半身进行无创式的挤压。可缓解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可有效地提高人体各主要器官的缺氧缺血状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原理是:利用环绕于四肢及髋部的气囊,在舒张期对气囊进行膨胀、增压,将来自四肢的血管中的血液驱赶回至主动脉壁,从而显著提高舒张压;提高心脏的血流量,降低心脏后负荷。在心脏收缩期气囊快速排气,减压,促使主动脉内收缩压降低,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心脏射血期阻力;血流得快,这样就产生了反向作用。

c9d59c633bcd5afa0531a0070781787

三、体外反搏能够对哪些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

1、PCI术后

增强型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装置,机理主要是利用机械作用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减低主动脉收缩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研究表明 EECP 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防止血栓形成以及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等优点。因此, PCI 术后患者有可能从 EECP 中获得 PCI 以外的益处。

2.心绞痛心力衰竭

增强型体外反搏(体外反搏)主要用于门诊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体外反搏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门诊病人当中具有抗心绞痛作用。体外反搏增加了主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袖囊在收缩期快速放气降低了左心室后负荷。体外反搏的这种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类似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诱发缺血发作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运动耐量,减少了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严重性提高了生活质量。证据显示,这种影响远远超出了治疗后的即时效应,一些病人持续几年没有症状。

  1. 冠脉搭桥术后

   体外反搏能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猪模型上,也证实了体外反搏不仅可以改善血流灌注,还可以通过提高血流切应力,调节一系列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达到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的目的。

  1. 急性心肌梗死

   EECP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神经内分泌、各种组织因子、炎症水平、组织修复有多重良性作用,EECP 可以升高循环内皮祖细胞和造血祖细胞水平,这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点燃了心肌再生的希望。EECP 具有可以改善心肌梗死预后的可靠基础。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失眠、焦躁、突发性耳聋、亚健康等疾病。

四、体外反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哪些人不宜使用体外反搏治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这种方法的。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或者在进行过心脏搭桥后3个月以内的病人,病人合并有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夹层动脉瘤、显著的肺动脉高压等,不宜进行体外反搏术。如果出现了下肢水肿、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有多年的静脉血栓症、怀孕等情况,都不适合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2、体外反搏治疗是否存在风险。

体外循环是一种无创、非介入性的治疗手段。所以,全球医学将这个过程称为,“绿色”和“自然”。

3、体外反搏治疗会使患者痛苦吗?

在体腔内进行反搏术是没有疼痛的。在治疗期间,患者能够入睡,看电视,听音乐;接听手机,达到简单的疗法,放松的享受。

4房颤的病人可以做体外反搏吗?

房颤需要先明确是否存在右心房血栓,如果存在,最好不要进行手术。对于快速房颤的病人,首先要将心室率保持在50-90次/分钟之间,然后按照病人的平均心跳来调整充、排气时间。在病人服用华法林的时候,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腿部皮肤状况。

5、体外反搏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一天两次,一次约半小时,一星期五次,连续7次。

五、体外反治疗该如何护理

1、治疗前的准备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详细的问诊资料,包括近期有无感染性疾病,出血等禁忌证。患者进入反搏室,10分钟后,测量血压和心率。如果患者的血压超过了170/110 mmHg,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心律不齐,心率过低,或者是超过了120次/分,这个时候就需要停止使用反搏了。观察病人四肢有无出血点、有无静脉曲张、皮损情况等等。

2、反搏治疗中的护理囊套包扎

选择适当尺寸的气囊套,气囊套要贴在腿上,松紧适宜,不能让衣服起皱。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查看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比如峰值、面积这些数据是否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在反搏中,患者是否觉得舒适。需要询问病人对双下肢和下腹部的承受能力,以及有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要注意观察反搏气流声有没有节律,有没有气囊漏气的附加音,当发现有节律不正常的时候,要注意看显示器上是出现了误触发信号,还是出现了早搏。检查气囊套的工作是否正常,有没有胀而不缩或充气不饱满的现象,各个气囊充气顺序是否符合序贯要求,有没有漏气。

3、反搏后的护理

在反搏停止30s后,将病人的头部抬起,并帮助病人慢慢地坐起来30s,在病人的床边站立30 s,病人没有任何的不适再可离开。假如病人觉得自己的下肢有酸痛和不适的感觉,告诉病人,三天之后,病人的症状就会自动消失。

体外反搏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无创伤性辅助循环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在心血管病预防和康复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技术,在慢性缺血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等)的防治中发挥其独特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非介入性的治疗手段。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凝块形成,消除血管中的杂质,使血液畅通;在不增大心脏负担的前提下,可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世界医学组织将其称为“绿色”疗法,“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