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干混砂浆的过程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机制砂干混砂浆的过程控制方法

高宇

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对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实施控制可确保干混砂浆质量。本文通过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过程中的厂材料、中间产物,及出厂砂浆过程实施控制,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干混砂浆与预拌混凝土质量管控差异,基于此构建过程控制,这是确保干混砂浆质量的重要观念。特别是对过程中间产物机制砂应构建基于外形面貌和颗粒级配为主的质量管控方法。打破仅以强度为标准的错误思想,以适应机制砂为主、原材料为重要凝结的过程控制管理方法,通过这样总结得出以干混砂浆生产工艺为主的过程控制体系。望通过此分析过程可以为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效果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控制方法

    以前干混砂资源都是来自河沙,因为近些年河沙过度开采,使得河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人们开始慢慢应用机制砂搅拌制作砂浆。对于机制砂干混砂浆的过程控制是确保砂浆质量的基本条件,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需从原材料控制、机制砂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三方面着手,实施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

1.机制砂干混砂浆原材料控制

1.1石子材料

在机制砂干混浆过程控制过程中,对于石子材料的控制是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石子材料控制需从石子的水分、颗粒规格、级配三方面来实施控制。在此当中,石子水分是指石子进场时的含水量,当前进厂的石子水分通常都是低于1%的,即便一些地区的石子进厂时的水分含量稍稍大于标准,也可以晾晒的方式将水分降到标准范围内。超高水含量的石子会使机制砂含水量高于5%,因而对机制砂浆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极有可能使机制砂生产设备管道形成堵塞,严重降低机制砂生产设备除尘效果。然而如在进厂时便高标准要求石子水分值极可能会无法找到适合的石子,在此情况下,机制砂生产企业可选择使用正常石子。可在晴天时长时间晾晒石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石子含水量。

对于石子颗粒规格来说,机制砂干混砂浆制作过程中需对提供方所提供的石子实施打碎和研磨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保证石子规格与机制砂干混砂浆制作标准相符。

对于石子级配来说,在当前的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中,进厂的石子其级配通常都会被忽略,大小规格适中的石子粒径可以保证制砂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1.2水泥材料

    在机制砂干混砂浆制作过程控制中,水泥材料的控制也是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水泥材料控制中,首先,应对水泥保水性进行有效控制。水泥保水性是指水泥长时间状态下内部水分维持能力,保水性能差的水泥在二次加水以后必定会出现泌水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将会导致水泥水会大量流失,对砂浆易和性产生极不利的影响。因为干混砂浆当中含有大量粗料,如水泥保水性不足,水分流失情况会更严重。因此在选用水泥时,需选用具备良好保水性的水泥当作机制砂干混砂浆原材料。水泥保水性检测需严格依据国家相应标准来开展。其次,对水泥早期水化速率实施管控。水泥硬化凝结主要是因水泥熟料在空气中水化反应后所形成的结果。因为拌和后的水泥会因现场施工进度而放置一段时间,如水泥早期水化速度较快,便会造成还未开始施工砂浆便开始变硬,对干混砂浆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以上控制方法以外,还有一点可对水泥进行控制,就是水泥细度控制。水泥细度过大水泥反应效率就会越快,为了获取理想的水泥早期强度,在水泥使用前,通常需将水泥磨到一定细度,这一条件同样也是提升水泥早期硬度较简单的方法。如在施工中水泥细度未达到标准,在工程完成施工后水泥较易出现开裂的现象。在施工中,水泥细度控制主要是避免施工后期建筑墙体出现开裂情况,因此在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中,需选用适合细度的水泥当作制作原料[1]

1.3添加剂材料

    采用机制砂而制成的砂浆当中,常会使用少量的保水增稠外加剂,而会大量应用含有引气剂的添加剂,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机制砂内含有大量石粉。添加剂当中有很多成分都是无法检测出的,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有机物外加剂来说。在过程管控中,无法及时明确添加剂效果,主要是因干混砂浆波动和添加剂匀质性变化所导致的。对于添加剂过程控制所存在不足,可通过严格管控采购合同来进行制约,进厂验需保留60天以上应用时间,必须采购信誉度佳的企业产品,同时还要提供添加剂检测报告与检测方法。

2.机制砂干混砂浆机制砂控制

    在机制砂干混砂浆过程控制中,对机制砂的控制同样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机制砂所实施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颗粒形貌、机制砂颗粒级配、机制砂颗粒规格等控制。机制砂颗粒形貌要比水泥颗粒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所产生的影响大得多,因此,对机制砂材料的控制同样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机制砂粒径控制主要是对机制砂最大粒径进行控制,避免机制砂在进入料仓时出现混料问题。在机制砂粒径实施控制中,每生产二百吨机制砂时便需实施一次取样抽检,避免粒径超标准而导致机制砂干混砂浆制作设备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砂浆颗粒级配是指砂浆中不同粒径机制砂颗粒分布状态。如无法对颗粒级配做好控制,便会导致制作设备管道堵塞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机制砂颗粒级配控制目的实现主要是利用筛分方式来达成的,实际上就是对机制砂进行筛分,以此来选择适合的机制砂,确保机制砂颗粒大小都在统一标准范围之内

[2]

3.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过程控制

3.1取样点的选定

    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过程比较短,如此造成使得很多设备都堆积在有限的空间,再因一些供应商只供应设备,而对于流程控制却并不关心,然而生产企业则需考虑流程控制问题,因此,取样点的合理精准设备对及时发现砂浆质量问题则是非常有利的。取样点设置需根据以下条件来设置:对于成品的机制砂取样点设置可选在仓底,同时可在筛分通道内设一处取样口,以用来进行机制砂抽检使用,对于抽检中不合格的机制砂应直接送到制砂机中,在进料过程中,应对石子实施定时取样检验,这种抽检结果具备良好的代表性。而对于水泥类的粉状原材料来说,可在进厂前运送车辆上实施取样,如此可更好地保障机制砂干混砂浆质量。如果保证检测方法合理性,那么检测结果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此过程中,取样点选定是非常重要的[3]

3.2生产过程具体要求

    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过程控制对干混砂浆质量来说具有直接影响。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机制砂干混砂浆质量,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生产制作过程应进行严格管控,常使用的制作过程中控制法包含筛析法、比色法、感触法三种。筛析法是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此法主要是在获取样品以后,选用一定重量的砂浆将其放到指定规格网孔的筛网中,由此判定砂筛网上砂浆产物质量与所筛出砂浆产物间质量比值,之后再与规定比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干混砂浆合格与否。比色法指的是将被检砂浆与合格砂浆实施颜色比较,比较两者间差异性。如两者颜色都在合格范围内,便可确定砂浆是合格的,这时可出厂使用,如颜色存在较大不同,则需进行重复检测再进行评判。感触法是指采用工具在被检样品当中实施搅拌,感触手中砂浆重量及作用力度,之后再用手抓取和拿捏等方法来感触干混砂浆柔和度,如在此过程中感觉砂浆与以往的砂浆存在不同,则可认定该砂浆是不合格的,需重新放回制砂设备中进行重新制作。

4.结语

    总体来说,机制砂干混砂浆材料是当前工和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机制砂干混砂浆质量如何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机制砂干混砂浆制作生产过程中,需对其过程加强控制,通过这样保证砂浆质量,并同时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封培然,竺斌,宋利丽.机制砂干混砂浆的过程控制[J].水泥工程,2016(3):9.

[2]郑世奇,李焕,王建军.干混砂浆用机制砂选粉形式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22):2.

[3]陈岳敏,颜世涛,郭永亮,等.干混砂浆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4):48-50.